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江苏南京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超158万,这场养老研讨会聚焦“医养结合”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南京养老产业如何补齐“短板”?11月29日下午,南京老年学学会、江苏华益社会组织评估中心举办了“后疫情时代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研讨会”。来自南京市卫健委、南京大学及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组织的50多位嘉宾,就当下深度老龄化社会的康养难点进行探讨交流。

  记者从市民政部门获悉,截至目前,南京全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龄人口158.1万人,占户籍总人口数的22%,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超过24万人,养老形势严峻。当天,南京老年学会副会长金雁在以《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实践与思考》为题的讲话中提出:据统计,目前全国老龄人的健康寿命停留在68.7岁,平均寿命则为77.3岁,这意味着老年人有8年多的生命时段与各种包括常见的慢性病陪伴,因此,当下如何帮助带病老年人实现康养就成为一个新命题。

  让带病老年人老有所养,医养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江苏华益社会组织评估中心现场发布的《南京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状况》,记者了解到,南京共有康复医院12家、护理院50家、护理站81家、医养结合机构208家,另外还有15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了老年病科室。

  康养机构蓬勃发展,但更多的老龄人还是倾向于居家养老。会上,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史有春针对现阶段95%以上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并且南京老年人目前的医疗保障主要依靠医保制度特点,提出医疗“资源辐射”和保险“自行结合”的思考方向。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陈娜提出,医养结合的“医”应与“医疗”的“医”进行区分,并适当降低标准。

  “日常护理培训提高护理技术,医护人员介入养老,体现对老龄人全生命周期的护理服务。”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老年医学科行政主任王春在点评中说,医养结合的关键还在于“医”,打通瓶颈、培养人才迫在眉睫。

  本次研讨会由南京老年学学会副会长、江苏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卫主持。市卫健委老龄健康处处长傅晓红、市社科联学会处处长王福东、江苏省老年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潘珺发表主题演讲。市老年学学会会长鲍意华、南京国悦颐养集团董事长梁丽梅、江苏省老年病医院副院长兼南京沐春园护理院执行院长刘世晴、南京石城护理院院长金梅分别就中医养生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中的创新发展、推进医养结合与养老机构建设、江苏省老年医院对各种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模式的探索实践、失能老年人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等议题进行交流。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 共0人参与
最新评论
养老资讯
最新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