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医养结合机构有了服务指南,国常委加快部署商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会议强调,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


要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实施好2020年重点任务。


一是要全面排查兜底保障政策落实情况,深化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动态保持农村低保标准达到或高于扶贫标准,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范围,确保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坚决兜住脱贫攻坚之底。对特困人员、孤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特殊群体,全面落实相关养育和保障服务政策,确保应养尽养。


对生活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要全面落实两项补贴政策,做到应补尽补。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全面落实关爱服务政策,确保应帮尽帮。


二是要着眼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针对养老服务政策落实中的难点堵点制定督促落实的政策措施,推进养老服务市场化改革,开展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行动,完成养老院服务质量专项行动,不断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三是要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能力,推动以县级区域为单位完善社区治理的制度体系,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组织和驻区单位联动机制,推进议事协商制度化开展,规范村委会建设,增强村级综合服务功能,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要加快制修订有关民政法律法规,完善社会救助、特殊困难残疾人服务补贴、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设立市辖区标准、殡葬管理等制度,使各项民政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民政领域充分展现。


五是要科学编制民政事业“十四五”规划,重点围绕精准高效保障基本民生、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完善养老助残儿童等基本服务,规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为民政事业长远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六是要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在社会组织管理、儿童和残疾人福利、区划地名管理、社会事务管理、慈善社工志愿服务等领域推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提升发展质量。要多措并举加强基层民政工作,提高履职能力。

2、医养结合机构有了服务指南

国家卫生健康委、民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明确了医养结合机构(指兼具医疗卫生资质和养老服务能力的医疗机构或养老机构)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旨在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服务内容。

《指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明确对医养结合机构的基本要求,包括机构设置、科室设置、人员配备、设施设备配备、药品配备、服务人员资质、环境等要求和参考标准。


二是明确医养结合机构服务内容与要求,对基本服务、医疗服务、中医药服务、护理服务、康复服务、辅助服务、心理精神支持服务、失智老年人服务等明确了服务内容和服务规范。


三是明确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流程与要求,包括服务接待、老年人入院体检、老年人护理需求评估、老年人能力评估、中医评估(具备中医服务资质的机构)、制定服务计划、签订服务协议、建立服务档案、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等流程。


《指南》指出,各类医养结合机构应当提供的服务项目包括但不限于:


1、基本服务(生活照料服务、膳食服务、清洁卫生服务、洗涤服务、文化娱乐服务)、护理服务、心理精神支持服务;


2、可根据设立医疗机构的类型与资质有所侧重地提供《指南》所述的其他服务,如设立综合医院、中医医院的医养结合机构应当提供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中西医诊疗、定期巡诊、危重症转诊、急诊救护等服务,设立安宁疗护中心的医养结合机构应当提供安宁疗护服务。


3、医养结合机构具体服务流程包括服务接待、老年人入院体检、老年护理需求评估、老年人能力评估、中医评估(具备中医服务资质的机构)、制订服务计划、签订服务协议、建立服务档案、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等。


《指南》强调,医养结合机构的医护人员应当持有相关部门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行业规范对执业资质和条件的要求。医疗护理员、养老护理员应当经相关培训合格后上岗。


医养结合机构应当建立医护人员、医疗护理员、养老护理员、管理人员及相关协助人员联动工作机制。同时,要明确提供“医”“养”服务的具体指征。


厘清医养边界。其中“医”为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医疗护理、医疗康复、安宁疗护等,“养”为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及综合服务。根据老年人日常住养和住院医疗两种不同的需求,明确各自的管理路径,建立信息系统,确保“医”“养”互换时信息准确切换并及时更新。

3、2019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大会召开

2020年1月3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主办的2019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志军,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高晓兵,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会长王建军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志军指出:

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瞄准的是老年人群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民生领域的创新应用,推进健康养老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

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以产业政策为引领,以试点示范为抓手,以产品及服务推广应用为依托,协力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

  • 一是应用试点示范取得显著成效。三部门联合开展了三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工作,形成了一批高质量、有显著示范效果的发展模式,产业示范带动和集聚效应开始形成。
  • 二是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不断升级。国内企业推出一批具备智能化、网络化特征的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三部门联合发布了《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18年版)》,为健康养老企业和机构采购选型提供了参考。
  • 三是产业生态体系日益完善。信息技术、医疗健康、养老服务等产业资源加速整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涌现出一批具备较强实力的企业,产业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王志军表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 共0人参与
最新评论
养老资讯
最新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