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浅谈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太和养老网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快,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养老的需求,如何构建一种更加有效的养老模式,正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新形势下,盐城市全面深化改革,多措并举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和产业模式转型,初步形成了养老规模不断扩大、机制不断健全、设施日益完备、多种模式共同发展的生动局面,让广大老年人充分享受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本文结合盐城市盐都区部分乡镇的实际情况,分析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促进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这一新模式在农村的进一步完善。
  一、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养老服务事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平台和产业”战略的重要举措,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从基层来看,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发展社会养老事业迫在眉睫。以盐都区龙冈镇为例,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底,龙冈镇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7620人,占全镇总人口的18.5%,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为3920人,占全镇老年总人口的2.22%,预计到2025年龙冈镇老年人口比例将接近25%;扩散至全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3.6万,占全区总人口数的18%,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为1.6万人,占全区老年人比例的2.6%,预计到2025年,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24%。盐都区农村户籍人口占全区的43%,随着高龄老人比例的增高、农村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空巢与独居老人逐年增多,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等特征日益显现,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尤其是农村地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事业十分紧迫。
  二、乡镇养老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自2007年11月盐城市政府下发《关于推进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全市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工作会议召开后,各社区经过一阶段工作摸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规范具有盐都特色的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运作体系。
  (一)农村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现状
  1、构建三级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运作体系
  盐都区按照上级要求,结合地区实际建立了区、镇、村三级联动机制,在区级成立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各镇区相继成立了镇级居家养老管理系统(社会助残)服务中心、村级居家养老管理系统(社会助残)服务站。在村级的站点内设有多功能老年活动室、阅览室、室内外健身器材、休息室等,形成了设施服务、定点服务和上门服务为主要服务形式,以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健身保健、文化娱乐、以及法律维权为主要服务内容的社区养老服务格局。
  2、确立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对象和模式
  居家养老管理系统的服务对象为年满60周岁的老人可向所在村(居)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站申请加入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在服务方式上主要有三种:一是家中有电话且会使用的空巢老人。通过服务对象自己拨打“12349”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热线,说明自己需要的服务项目,由区级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中心根据所需服务项目通过服务平台派遣社工上门进行服务,服务结束后由社工用服务对象家中电话拨打“12349”服务平台回复服务情况,最后“12349”服务平台向老人进行回访;二是不能正常使用电话的失能半失能空巢老人。是通过“邻里互助,老年互帮”形式,有村服务站协助指定邻居或社工签订帮扶协议书,明确服务资金与标准,进行服务;三是星级社工服务。老人如有需求可直接向星级社工联系,服务结束后由星级社工拨打“12349”服务平台进行工单录入即可一步完成。
  3、政府购买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
  政府购买是当下公共财政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字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国家纷纷将市场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之中,实行了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和社会化改革,掀起政府购买服务的新高潮。而盐都在这方面探索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其中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五保户中70周岁以上、70周岁以上省级劳模获得者、重点优抚对象中70岁以上人员等5种服务对象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政府补贴对象,并且鼓励社会老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 共0人参与
最新评论
养老资讯
最新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