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居家社区养老困境需法律破局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49亿人,占总人口的17.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亿人,占总人口的11.9%。老龄化带来的压力不断加大

  老年人最刚性的需求是在衰老或失能后能获得长期照料和护理服务,应依据老年人需求建立可持续的长期照护制度,依法推动居家和社区养老,保障社区提供更多的养老设施与服务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居家和社区养老将成为我国主要的养老模式,体现了国家、社会和家庭对养老责任的共同承担,适应我国当前未富先老的国情,具有就近、便捷、低成本、促进就业的优势

  年过70岁的朱明住在北京市四环边的一个小区里,生活忙碌而充实。想健身,楼下就有各种健身器材;想看书,小区里就有一个自助图书借阅点;想吃东西,小区附近各种吃的都有,有些饭店还有专门的老人就餐区。

  如果他住在老家,这些设施和服务,大多数是没有的。

  近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北京蓝皮书:中国社区发展报告(2018-2019)(社区养老专题)》(以下简称《北京蓝皮书》)认为,我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面临“服务项目单一”等8个方面的问题和困境。

  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规定,居家和社区养老将是未来的主流养老方向,未来亟需出台专门法规,依法推动居家和社区养老,保障社区提供更多的养老设施与服务,满足老年人养老需要。

  两亿多人面临养老:社区养老成为主流

  朱明的孙子今年5岁,他在儿子家已经住了5年。

  孙子刚出生那年,经儿媳要求,朱明开始到北京帮着照看孙子,但主要的照料工作由家里请的育儿嫂承担,他在旁边搭把手。

  儿子和儿媳工作忙,早出晚归,有朱明在,他们也放心。

  在带孙子玩耍期间,朱明渐渐发现北京和老家的区别。

  住在儿子这里,小区楼下有各种健身器材,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总有三三两两的老年人聚在这里,一边健身,一边唠家常。

  想看书,小区里就有自助借阅点,还有老年活动中心的阅览室。即使去一趟国家图书馆,距离也非常近。

  想吃东西,小区附近各种吃的都有,有些饭店不但干净,还有专门的老人就餐区。

  想遛弯儿,小区周围3公里以内有5个大小公园。

  在老家,这些设施和服务并不多,老人们基本上就是聚在一起打打牌、下下棋、聊聊天,或者跳跳广场舞。

  朱明是我国亿万老年人中的一个。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2000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龄化带来的压力不断加大。截止到2018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49亿人,占总人口的17.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亿人,占总人口的11.9%。

  而朱明在北京所感受到的这些服务,则是我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内容。

  2016年12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业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公布,其中提出要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提供助餐、助洁、助行、助浴、助医等上门服务,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和服务水平。

  《北京蓝皮书》认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居家和社区养老将在我国成为主要的养老模式。

  《北京蓝皮书》主编、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研究所研究员谭日辉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实际上,养老方式可以分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社区只是为居家养老提供了依托,老人还是在家庭里养老,“两者是一回事”。

  “居家养老是未来的主流养老方式。”谭日辉说。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助理高云霞对《法制日报》记者称,居家和社区养老确实更受绝大多数老人欢迎,老年人更期望就近养老,在熟悉的居家和社区环境中获取养老资源。

  《北京蓝皮书》认为,我国从2005年开始探索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具有公共服务性质,体现了国家、社会和家庭对养老责任的共同承担,适应我国当前未富先老的国情,具有就近、便捷、低成本、促进就业的优势。

  居家养老探索数年:多重困境不容忽视

  我国于2004年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等经济发达城市开始“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探索。

  2016年7月,民政部、财政部印发《关于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部分地区和城市进行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促进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北京蓝皮书》课题组认为,目前,我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面临一系列问题和困境。

  在课题组看来,从老年人角度来看,社区养老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服务项目单一。当前全国各地开展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普遍存在服务内容少、服务层次低、服务时间短等问题,在服务内容方面,主要是家政服务、日常照料、上门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少数项目,缺乏心理疏导等个性化的服务内容,不能满足广大社区老年人个性化、多样化、精细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服务内容、服务行为和服务标准还缺乏相应的规范和统一的标准。

  其次,课题组认为,受益人群少,服务覆盖面较窄是社区养老服务面临的另外一个困境。大部分地区主要通过政府直接或间接为“三无老人”和失能、半失能老人购买服务,其他服务对象享受比较少。

  课题组认为,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 共0人参与
最新评论
养老资讯
最新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