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居家养老 > 北京居家养老标准先行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率先编制出台了养老《居家改造适配评估标准》,统一评估标准,规范居家改造,弥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该标准出台有多重进步意义:一方面可以为本地有居家养老改造需求的家庭提供标准依据,从而解决这些家庭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为其他地区出台类似标准提供了范例;此外,还为北京乃至全国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带来有益启示。总之,该标准在一定范围、一定领域具有明显的“破冰”意义。
不过,也要意识到,该标准虽是好标准,但要在现实中得到彻底执行和全面普及并非易事。一是因为居家养老虽上升到了国家及全社会层面,但一些具体目标的落实执行依然要靠家庭内部成员实现,由于每个家庭经济负担能力、居住场所等不同,能不能高标准严要求落实执行“居家养老改造标准”,尚不得而知。二是因为居家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生活自理能力有所不同,是不是需要改造家庭内部设施,家庭内部设施改造到什么水平、什么程度,还有待商榷。总之,居家养老服务标准要在现实中得到全面贯彻落实,还需迈过多道“坎”。
然而,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该标准一旦得到全面贯彻执行,有关家庭的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将大幅度提升,居家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将得到明显改善,其幸福感、获得感、归宿感也将明显提升。也就是说,落实该标准虽有难度,但仍要创造条件让其“照进现实”。
对此,有关方面不妨在该标准的落实执行上多动动脑筋、想想办法。比如,可采取“以奖代补”方式调动有关家庭改造家庭内部养老设施的积极性,助推标准“落地”;又如,可将本标准镶嵌到部分商品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廉租房等建设标准当中,让方便有居家养老需求的家庭购买、搬迁、求租等;还如,可采取让部分老年人“现身说法”的形式,向更多家庭宣传推广该标准等等。总而言之,只要有助于满足市民多元化居家养老需求的办法和措施,都不妨拿来试一试、用一用。如此,这一好标准才能得到最广泛的响应、最大力度的落实执行、最积极的推广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