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社区养老渐行渐近,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占总体97%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目前,我国的养老方式主要有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其中,社区养老吸收了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两者的优点,是针对我国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巨大老龄化问题提出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

  社区养老是指老龄人住在自己家里或长期生活的社区里,在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相关组织承担养老工作或托老服务的养老方式。社区养老由社区志愿者及社会支持网络共同支撑,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帮助,使他们能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生活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社区养老服务将会面临许多问题,并成为制约社区养老服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对现有模式进行不断改革创新,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完善服务机制、深化服务内涵,探索新形势下养老服务模式和发展路径

  目前,我国的养老方式主要有三种: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

  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单位对老年人进行赡养,满足老龄人的生活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机构养老是老年人到养老院、养老公寓养老社区等机构进行养老;社区养老则是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的养老方式。

  有专家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社区养老吸收了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两者的优点,是针对中国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巨大老龄化问题所提出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

  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人口超过2.49亿人,占总人口的17.9%,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服务的机构给予税费减免、资金支持、水电气热价格优惠等扶持,新建居住区应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改革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让老龄人拥有幸福的晚年”。

  强化家庭养老功能:积极推进社区养老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在老龄人眼里,或许再高档的养老院都比不上自己的家。《法制日报》记者梳理相关资料得知,受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影响,大多数老年人不愿意到养老机构养老,而是希望在家中由儿女照顾。目前,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占了总体的97%。

  但因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老龄化,我国目前“421”家庭增多。所谓“421”家庭,是指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四人,爸爸、妈妈两人和一个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由于子女白天都要上班,没有很多时间照顾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等便应运而生。

  据了解,居家养老自由性较高、隐私可以得到保护,现在是大多数老年人的第一选择,但是独居老年人在家的安全性较低,一旦有恙或发生意外,容易耽误治疗时间。机构养老虽然生活条件较好,但养老院半集体化、生活自由度不高,而且很难保障隐私、成本较高。

  社区养老依托社区,为居家老龄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老年人白天可以被送去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享受相应服务,晚上可以回到家中休息。在日间照料中心内,有相关的养老设施,能够提供基本的医疗保健、护理服务、就餐服务、学习培训服务,等等。

  “社区养老把养老事业做到了家门口,这样不仅少了离家的乡愁之忧,还多了亲情的陪伴,让人有了更多的归属感。”北京市朝阳区老年人牛先生如是说。

  因此,有专家认为,居家养老是基础,不仅不能削弱,还要强化家庭养老功能;社区养老是关键,要共建共享,精准聚焦;机构养老是补充,要重点发展社区化、小型化、连锁化的养老机构。居家、社区、机构三者应融合发展,形成整体。

  2019年3月,针对当前养老服务发展面临的难点、痛点,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时隔半年,民政部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要求全国各地采取新建、改造、整合资源等方式,增加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供给。文件发布后,全国各地闻风而动:

  江苏省南京市在社区层面实现基层养老服务设施整合,提出“两无偿一优先”发展养老设施。其中包括社区40%以上用房“无偿”用于养老服务,公建配套的养老服务设施“无偿”提供给非营利性社会养老机构运营,明确提出“行政事业单位的闲置用房优先用于养老设施”;各街道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均设养老服务专区,开展助餐、助浴等服务,在全市打造15分钟“为老服务便民圈”。

  山东省济南市则针对新建小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落实难、主城区老城区养老服务设施落地难等问题,突出政府主导作用,在做好规划基础上,多措并举加以解决。一是坚持新建小区开发项目与养老服务设施同步设计、同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 共0人参与
最新评论
养老资讯
最新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