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呼和浩特市政府召开全市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试点建设工作现场会,记者跟随参会人员分别走进新城区丽苑社区、回民区三顺店社区、玉泉区建华北社区、赛罕区长乐宫社区,现场观摩4个社区的居家和社区养老试点建设情况,记者获悉,目前,呼和浩特已有16个社区试点运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今年呼和浩特计划打造100个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试点。
记者看到,这4个社区全部建设了为老服务餐厅、老年活动室、老年理疗室等场所,老龄人在家门口就可以吃到干净、实惠的饭菜,进行合唱、跳舞、剪纸、理疗等形式多样的娱乐、康养活动。在丽苑社区,建设了新城区智慧养老指挥调度中心,可以查阅到新城区所有老龄人的个人健康档案,老年人们通过手机呼叫、智慧照护设备呼叫等多种形式,请求提供康复护理、就医送医等帮助,24小时客服随时待命。在三顺店社区,有1000平方米活动场地用于为老服务,设立了老龄人助浴间、理疗室、休闲室等功能室,组建了社区老年大学,开设了书法班、京剧班等15个社团,社区里处处可见老龄人活跃的身影。
在建华北社区为老服务餐厅,当天就有30多位老龄人预订了午餐,老龄人就餐价格要远低于市场价,比如午餐的市场价是15元,60~70岁老年人只需11元,75~79岁老年人为10元,五类老年人为9元,而90岁以上老年人则可以0元用餐,采访中,老年人们对餐厅的伙食非常满意。在长乐宫社区,为老服务餐厅就设置在社区的办公楼内,70岁的钱秀英早上8点就来到社区,在餐厅吃完早点后,便和其他老年朋友一起在社区活动室内读书、剪纸,听长乐宫合唱队的队员们唱歌。她说,社区的为老服务做得越来越好,餐厅的饭菜干净、实惠,老龄人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各种各样的照料,这样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方式非常好。
呼和浩特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范挨计说,去年,呼和浩特市被确定为第四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的试点地区以来,呼和浩特市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已运营的居家和社区养老试点社区有16个,这些社区的服务功能基本健全,助餐、助洁、助行、助浴、助医、助急、康复护理等服务惠及全市老龄人。另外,全市共有14家社区为老服务餐厅,全市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达到71.38%,极大地改善了老龄人就医不便的问题。
“今年,我们计划打造100个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试点,要求每个区建设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每个街道建设服务中心、每个社区建设服务站,让老龄人在家门口就可以养老。”范挨计介绍,呼和浩特市将积极抓好试点社区的建设运营工作,确保建成一处,运营一处,让辖区内的老龄人早受益,同时将积极引进先进地区的养老企业,并吸纳企业的投资,形成多方筹资、多方渠道建设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