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人居家,第一位的需求是什么?
河西区通过对全区20余万名老龄人入户调查,助餐是老龄人第一位的需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担起了助餐之责。
行动不便的老龄人用餐怎么办?
制定居家养老志愿者积分暂行办法,推行互助养老模式和“时间银行”制度,鼓励身体健康的“活力老年人”通过提供送餐上门服务、巡查探访等,换取积分和奖励,打通助餐“最后一米”路径。
老龄人“小病不出社区”的诉求怎么解?
推进医养结合,在街道、社区两级中心嵌入“健康驿站”,并延伸推出“嵌入式”“喘息式”照护、康复护理、健康筛查等功能,推动不具备嵌入条件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就近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体运行。
侍候老龄人的事谁来干?
以市场化、规模化、可持续为遵循,创新经营模式,积极探索市场化、片区化、规模化的可行路径,形成多种经营主体各显其长、比拼赶超、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
……
“在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中,区委、区政府聚焦收入3000元以下的中低收入老年群众,特别是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孤老等老龄人,扎实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载体建设,构建‘15分钟’生活服务圈。目前,全区统一、互联互通养老服务平台已在区、街道、社区三级逐步开通使用,85858590电话服务热线和‘一键通’应急呼叫网络同步试运行服务,助餐、助医、助急三项服务持续开展,线上与线下服务、现场与入户服务、管理与服务功能‘三个融合’稳步推进。随着‘133工程’全面落地,老龄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将进一步提升。”河西区区长姜德志说。
生活在河西区的老龄人是幸福的!
在河西区探索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实施一周年前夕,记者深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探访:舒适整洁的环境、营养丰富的饭菜、边吃边聊的温馨、惬意满足的脸庞,老年人们在这里安享“住在自家、活在社区”的幸福晚年。所见所聊,都是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精准服务照顾为老细节
“以前自己做饭,采买起来麻烦不说,量掌握不好,想多做几个菜吃不了,都是对付两口。”王丽华大娘虽然行动不太方便,但每天都会准时到南昌路45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吃午饭。“这里饭菜可口,花样又多,服务也好,价格还实惠,肯定愿意来。”位于大营门街道的南昌路45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餐以来赢得了众多“铁粉”。
居家养老服务要拓展覆盖面,也要从老龄人需求出发,细化服务的精准度。
围绕收入、身体状况、日常生活需求等4类21项问题,河西区对全区20余万名老龄人全面开展入户调查,有效摸清底数、弄清需求。调查显示,助餐是老龄人第一位的需求,区委、区政府以此为依据确定了以助餐为切入点,梯次展开各项为老服务的工作思路。
友谊路街谊城公寓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靖告诉记者,通过社区13个网格员的入户调查,发现老龄人对助餐服务的需求最集中。“为此,我们在宣传时更加细化对助餐的解读,还让柳江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将饭菜送到社区居委会,让老龄人免费试吃。对于80岁以上的老龄人会将试餐送上门,还为有需求的老龄人安排了结对志愿者定期送餐。”
水煮肉片、京酱鸡丝、炒时蔬、番茄鸡蛋汤、米饭馒头、红枣发糕……上午11点刚过,在友谊路街道浏阳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把热腾腾的午餐分装到老年人取餐的保温饭盒里,三菜一汤,荤素搭配。就餐区也经过了精心装饰,让人身处其中即胃口大开。老龄人有来就餐的,也有来取餐带回家的,大家三三两两地拉着家常。
针对老年群众“明厨亮灶、现做现吃”的意愿,该区创造条件在服务中心和服务点现场做餐。爱国里、南昌路45号、光明里、浏阳里等11家社区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具备现场制餐配餐条件,并可为周边老年人提供配餐送餐服务。
“有没有需要买的东西,我明天给您带来。”中午11点半,谊城公寓社区志愿者孙毓捷将热腾腾的饭菜送到了任大爷家,和往常一样,跟老两口闲话家常,看着老年人挺有精神头儿,她才放心离开。
作为结对志愿者,如今孙毓捷已经和任大爷老两口处出了家人般的亲近。“给您送餐来啦,趁热吃”“小刘来啦,辛苦了”……天塔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志愿者刘忠兰与订餐老龄人热情地聊着,退休在家的刘忠兰每天负责为12户老龄人送餐。刘忠兰说:“送餐让我的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送餐时跟老年人们这么聊几句,心情也更好了。”
为解决好行动不便的老龄人用餐问题,该区制定了居家养老志愿者积分暂行办法,推行互助养老模式和“时间银行”制度,鼓励身体健康的“活力老年人”发挥余热,通过提供送餐上门服务、巡查探访等,换取积分和奖励,既让他们在互助中实现了社会价值,也为解决助餐“最后一米”难题探索出了有效路径。
针对老龄人“小病不出社区”的诉求,该区推进医养结合,在街道、社区两级中心嵌入“健康驿站”,并延伸推出“嵌入式”“喘息式”照护、康复护理、健康筛查等功能,推动不具备嵌入条件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就近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体运行。
“我这脚腕肿、腰酸,在这找大夫看了几次,好多了!”在柳江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家住芳竹花园的马桐英刚刚参加完中心的养生课堂。72岁的马阿姨,原来脚疼腰疼都要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次走路就要20多分钟,还要过一个大路口,对于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来说,不免心惊胆战,也很不方便。现在家门口建起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还配备了“健康驿站”,就近就可以享受贴心的服务,老年人特别满意。“截至目前,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