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浙江金华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出炉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日前,我市获批2020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1760万元,统筹用于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预计至2021年,实现全市147个乡镇(街道)示范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提档建设较大规模中心老年食堂100家,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养老服务用房配建率达100%,完成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300户以上。

  据统计,2019年末,金华户籍人口492.25万,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107.77万人,占总人口21.91%;80周岁以上老年人16.80万人,占总人口3.41%,占老龄人口15.59%。全市老龄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高龄空巢化、失能化以及农村老龄人口占比较高。

  针对如何实现就地就近养老,解决老龄人的吃饭、日常生活照料、基本医疗服务等问题,2013年,我市开展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目前已基本形成“统分结合居家养老模式”,即白天统一照料、晚上分散居住,大村统一布点、小村分餐配送,符合农村(社区)居家老年人不离乡、不离家、不离亲的养老习俗。“这次试点主要是深化这一模式,打造生活照料舒心、健康养护省心、服务优质放心的新时代‘三心养老金华更好’居家养老服务2.0升级版。”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布局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配建服务用房开展适老化改造

  养老服务设施是构建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优质养老服务的基础。目前我市已建成3000多个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但仍存在养老设施与服务缺失、老年人健康多元化需求难以满足等问题。

  为此,我市出台《金华市区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的建设、移交与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新建住宅小区均需按套内建筑面积不低于项目总建筑面积的2‰配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老旧小区整合利用公共用房建设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以健全住宅小区中配套养老服务设施的长效工作机制。

  作为养老服务用房配建试点,金义新区东孝街道四个城市社区居住人口共有8000余人,60岁以上老年人1180人,占总居住人口的15%,居家养老场地少、老年人需求多的矛盾突出。东孝街道便以1个总服务中心+多个配送点位的“1+N”模式进行布局。金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按照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标准建设,涵盖标准化服务体系,配送点位兼具用餐、娱乐休闲等多种功能。目前第一期东景小区、邮电小区、江东庭院小区、戴店联建楼、军干所等5个老小区配送点位运行良好,江上明月、融创晓郡等新小区已完成建设,即将投入运行,同时逐步推进五年内新建小区布点建设。

  除配建服务用房,提供配餐等服务,全市今年首次启动生活困难老龄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民生实事项目,为老龄人改善居家生活环境。该项目优先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享受定期抚恤补助优抚对象和失能老龄人家庭全覆盖。

  最近,在兰溪市游埠镇沐澡塘村村民徐作尧家中,客厅的入门处新安装了扶手,原先凌乱的电线也已整改好。家里的卧室还安装了感应灯,添置了衣柜、床头柜,卫生间也铺上了防滑地垫,还添加了防滑扶手、洗澡椅。“我年纪比较大了,平时独居在家,加上右眼有视力障碍,政府帮忙安装这些生活设施,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徐作尧说。

  8月18日,兰溪已率先全市完成100户生活困难老龄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任务,重点围绕“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监测跟进、辅助器具适配”等五个方面进行改造,提升老龄人居家生活品质。

  

  优化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引进社会化运营培养专业人才

  “今年乡镇(街道)级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刚投入运行,很多服务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希望能找到专业的社会组织和养老服务人才参与运营。”东孝街道工作人员说。

  此外,多数村(社区)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仅提供就餐、娱乐等基本生活服务,缺乏康复护理、上门家政、家庭长期照护等专业化服务。“需要推进养老服务机构运营管理改革,鼓励社会专业团队承接运营,将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专业服务延伸至家庭,推动形成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机构全托、社区日托与上门助餐、助浴、助医、助行、助洁等服务相衔接的服务供给机制,实现养老服务社会化,提高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主要通过委托运营和社会化管理方式,推动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与社会资本对接,吸引专业社会力量加入养老服务,促进居家养老服务转型升级,目前已有66家乡镇(街道)级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社会化运营。

  到2021年底,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率达到80%,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0%实现社会第三方专业服务组织运营。同时通过公益创投、孵化扶持、政府购买服务等,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运营率,并加强服务中心连锁化、品牌化发展。到2022年底,全市培育扶持10家以上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连锁化、品牌化社会组织或企业。

  养老服务设施与平台建立起来,人才队伍建设也要跟上。“很大一部分家庭照护员都是低龄的老龄人,养老服务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使得养老护理人员队伍不稳定,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照顾质量也不高。”

  如何培养养老护理人员,为老年人提供更专业化的服务?本次试点鼓励家政服务人员、社会组织、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参与养老服务,吸收社区志愿者、公益人士、低龄老龄人等参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常管理,通过开发社区助老服务公益性岗位等形式,建立“三社联动”+“养老顾问”+“公益岗位”的服务机制,重点面向高龄、空巢、独居等特殊困难老龄人开展“家庭照护床位”服务,让老年人在家里就能享受“身边人”的上门居家探访、健康管理、精神慰藉等多元化养老服务。

  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估和激励机制人才培训提升行动力度也不断增加。今明两年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 共0人参与
最新评论
养老资讯
最新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