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山东青岛市市北区创新“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践行社会治理担当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今年起,青岛市计划用两年左右时间,建立市场化的国家社区养老服务运营机制,打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青岛模式”,市北区从2014年起,事先行动,创新举措,积极探索全方位立体化养老模式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12349E家养老服务中心专业服务作用,如今居家养老模式日趋成熟,辖区老年人在家里就能享受舒心的养老服务,市北区还依托“互联网+”平台,对养老服务实行全程监管,确保服务品质。

  依托大数据,建立社区智慧养老平台。12349E家养老服务中心自协同打造了区级养老服务调度指挥中心,利用平台可以主动采集老龄人实时的服务需求,充分运用大数据优势进行评估、预测、分析、转接等,并且能够更好地整合老龄人群体养老服务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老龄人提供生活照料、紧急救援、医疗保健、情感慰藉等个性化、精准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从而形成了资源数据互联互通、资源统一调度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鼓励多元参与,构建参与式居家养老模式。以低保老年人为居家养老保障服务重点,以社区为依托,引入社会组织力量,为居住在家的老龄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如生活照料、助餐送餐、医疗服务、代购代买以及精神关爱等。鼓励社会组织培育稳定的专业化居家护理团队。12349E家养老服务中心在近年来培育了一支专业化养老服务队伍,护理员与老年人结下了如同父母子女般的关系,老年人对服务的满意度也颇高。针对孤寡、独居、困难老年人,在社区中不断挖掘志愿者、老党员、爱心人士,倡导社区低龄老年人上门陪伴高龄老年人,用社区的资源解决社区的问题,利用多元参与的优势发展互助养老模式,极大程度上节约了社会资源,动员了更多人参与社会治理、解决社会问题。

  家住敦化路街道78岁的葛大爷一直是市北区民政局60岁以上低保老年人惠民送时服务的服务对象,护理员姜姐从事居家服务8年多,多次被评为市北e家养老院的“优秀员工”,近一年多的时间一直为葛大爷提供居家生活照料。

  今年6月21日晚间,葛大爷不小心把刚烧好的开水洒到了自己的身上,导致葛大爷背部及臀部大腿部位烫伤。于是葛大爷给护理员姜姐打电话,姜姐第二天一大早便跑去药店给他买药并上门为葛大爷抹药,发现老年人的烫伤情况很严重,于是每天悉心照料,抹药、换药、煮饭、喂饭、陪护。眼看着老年人的烫伤有些许好转,不幸的事情接踵而至,老年人半夜上厕所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烫伤处出现了蜕皮,红肿,发炎溃烂的情况,姜姐立即联系了居委会,居委会丁书记立即联系了120把葛大爷送到了医院,由于葛大爷属于低保老年人,负担不起大额医药费,处理好伤口后葛大爷执意要回家,于是护理员姜姐继续主动承担起照顾葛大爷的重任,从家里拿来一床干净的新被子给老年人换上,并且每天定时为葛大爷上药,特殊时期需要补充营养,于是姜姐就在自己家做好饭菜带给老年人,就这样一直照顾着老年人,即使超出了服务的时长,也在悉心的照料着。社区丁书记对此也很上心,联系了辖区内的福彩四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安排医护人员上门为老年人处理伤口,考虑到老年人的经济条件,丁书记自费帮老年人支付医疗费用。

  葛大爷发自肺腑地说:“感谢市北区民政局给了这样的好政策,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市北区e家养老院的服务人员。”

  引入社工介入,打造专业化养老服务模式。随着人们思想的进步,养老需求的不断增加,入住养老机构已经成为很多高龄老年人的选择之一。但养老机构水平参差不齐,大体上,公办养老机构普遍硬件设施较好,服务人员队伍齐全,管理制度较为健全,服务水平较高;民营养老机构相对来说五花八门,有高端的也有低端的。大部分的养老机构工作重点都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上,吃得饱、住得暖、不生病就行,很多老年人进了养老机构实现了所谓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往往被忽视。依托12349E家养老服务中心对社工介入养老服务进行了实践探索,90后社工与40后、50后长者的结合,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模式。社工介入机构养老服务,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心理支持性、社会支持性服务,帮助新入住长者适应新的生活,增强老龄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养老机构提供规范化管理支持以及配合养老机构开展各类检查等工作;为护理人员提供心理支持、团队建设、技能培训和其他支持服务;积极开展社会倡导及社会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一线养老工作者,形成整个社会的尊老、爱老、敬老风气。

  创新社区养老,构建养老服务异业联盟。社区养老依托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展开服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作为老龄人在社区中进行娱乐活动的大本营,主要以提供精神文化娱乐服务为主,有条件的设置助老食堂,解决周边老龄人就餐问题。2019年,12349E家养老服务中心在日间照料中心运营上有自己的一套模式,设计了“为老五天乐、每天乐不同”的社区微型老年学堂模式,关注老龄人精神文化建设,每月定期举办养老服务大集,整合社区里的养老服务资源,比如公益理发、牙科义诊、按摩修脚以及其他便民服务资源,充分调动居民的广泛参与。通过创立“时间银行”背景下的“积福养老”试点运营模式,进一步整合了社会联盟商家,构建了以“福”为纽带的养老服务异业联盟,共同参与解决养老问题。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助力社会治理发展上可总结为:由老龄人服务作为养老服务的突破口,带动子女、孙辈,服务惠及其家庭,鼓励多元参与;由家庭关系带动邻里关系,塑造社区和谐环境,维护社会稳定;社区养老带动整个城市养老政策与配套,从而实现社会治理创新。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 共0人参与
最新评论
养老资讯
最新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