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江西夕阳红到家门口,九江经开区居家养老服务“嵌入”社区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从家里端一碗汤,送到老年人那里,汤的温度,刚刚好。这是让老年人们向往的“一碗汤”的距离,有界限、有联系、有守望。

  赛城湖管理处有个漂亮的房子,里面阅览室、医疗室、健身室一应俱全。11月3日上午,陈献慈像往常一样来到张家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她打算和“老伙伴们”一起做做理疗、跳跳舞。

  跟随着她的脚步,记者走进了养老服务中心,看到已经有七八位老龄人聚集在这里,他们有的在做健身理疗、有的下棋、还有的聚在一起唠家常……老年人们能在“一碗汤”的距离,在家门口就享受优质的居家养老服务。

  老有所依改善民生

  养老,不仅是每个家庭面临的问题,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九江经开区始终把养老服务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开展特殊和困难老龄人筛查摸底工作,做好《九江市困难老龄人信息采集系统》信息采集工作,对全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城乡特困散居、失能(伤残)、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空巢(独居)、农村留守等331名困难老龄人基础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建立困难老龄人信息库。建立居家和社区养老基本服务清单,制定特殊困难老龄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政策。扶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企业(组织),明确建设及运营补贴标准,在用水、用电、房租上给予政策优惠。试点推广爱心助老卡发放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积极打造“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

  参照《九江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实施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按照《九江市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移交与管理办法》,推动老旧小区补上养老设施欠账,建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移交和管理台帐,对达不到标准要求的,通过回购、租赁、腾退、置换等整合社会闲置资源用于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7处。近年来,九江经开区新增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中心4个,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7个。

  智慧养老定制服务

  区民政部门配合建设市级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开通服务热线,建立全市老龄人基本信息、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信息等数据库,对接线下服务组织,推广智能养老产品。

  张家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融合打造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专业化服务为支撑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利用“互联网+”的方式推动供需对接,提供助餐、助洁、助行、助浴、助医以及精神慰藉、健康管理、紧急救援等上门服务。同时,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覆盖率和服务水平。

  采用特色服务模式,为老龄人提供“一站式”的便捷服务,积极探索具有生命力的居家养老服务的新方向。为居家老龄人提供助餐、助洁、助行、助浴、助医,以及精神慰藉、健康管理、紧急救援等上门服务,初步建立老龄人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发放特殊困难老龄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张家渡社区60岁以上老龄人2018人,老龄人口比例17%。行走期间,能看到广场上的老年人们扎堆晒着太阳,唠着家常。在这群老年人中,70岁的晏行和,显得有点特殊。

  “老年人家无儿无女,身体又不太好,按照政策,他在我们这里可以享受到很多服务,可以免费配餐等,”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除此之外,我们还经常上门查看老年人情况,如果发现了问题,元宵端一碗汤圆,端午拎几个粽子,中秋带几个月饼,让老年人知道,有人在关心着他。”

  一站服务不出远门

  七里湖街道三角线社区集中了多个安置小区,老年人的数量比新建的小区多出许多。“相比起,坐车去远的地方,老年人们更加青睐家门口的养老机构。”社区主任冯英介绍说。

  三角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从2017年运营以来,受到辖区居民的欢迎。并不仅仅是老年人,老年人的家人也对这个养老中心拍手称好。“我爸以前都是喜欢坐车去烟水亭玩,那里老龄人多,花样也多,我就总说他,70岁的人了,跑那么远,不安全,晚一点到家,我们做儿女的还担心。”刘心杰说,自己平日里要上班,不能时刻陪在父母身边,现在老年人家在家门口就能“玩”起来,自己才放了心。

  不仅近,居家服务中心里的“花样”也多,甭管是爱看书,还是想切磋牌技,是想唱唱歌,还是跳跳舞,在这里不仅有活动场地,都能找到自己的同好。除了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这里还有医生巡诊、陪看病、保健咨询、常见病防治、常规身体检查、康复指导等医疗康复服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九江经开区充分利用各级养老政策,扎实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有效满足老龄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真正实现“家门口养老”,切实提高老龄人及其家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 共0人参与
最新评论
养老资讯
最新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