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养老 > 重庆涪陵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与建议
涪陵区社区养老服务情况,老龄化形势,截至2020年底,涪陵区现有人口114.13万人,老龄人口22.69万人,老龄人口占比19.88%,高于全国1.18个百分点、低于全市1.99个百分点。
涪陵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情况。涪陵区现有422个村(社区),其中社区居民委员会119个、行政村303个。经过多年努力,街道(乡镇)、社区(村)养老服务设施数量达到231个,其中社区养老服务站107个、村级互助养老服务点110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9个,乡镇养老服务中心5个。
街道养老服务中心面积均不低于1500平米,设有休闲娱乐区、文化教育区、生活照料区、健康管理区、人文关怀区、托养护理区和运营管理区等功能区域,引进品牌养老机构运营中心(站),建立中心带站模式,以社区养老服务站为前端,将社区老龄人健康状况、需求状况纳入信息化管理,并与街道(乡镇)养老服务中心联网,开展线上线下服务,形成社区养老服务强大的支持网络。
涪陵医养结合方式社区养老推进情况。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医疗机构共建共融。9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内设医务室4个,2个乡镇养老服务中心与医院共建,7个医疗机构建设运营社区养老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到社区老年照料机构设立医疗服务点,全区已设立医疗服务点60个。
支持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如:郭昌毕中医骨伤医院、泰康医院开办了养老机构。江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空置用房租赁给江东养护院,并与养护院签订医疗服务协议,在养护院内设立了病床。
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如:区福利院、民生老年公寓设立医务室等。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设立家庭病床,为居家老龄人提供规范的医疗和护理服务。所有养老机构与辖区医疗机构签订了医疗服务协议,通过协议合作、转诊合作、对口支援、合作共建、建立医疗养老联合体等多种形式,实现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的无缝对接,为老龄人提供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打造医院、社区养老和专业机构综合体。解决养老过程中的生病就医、营养平衡和运动锻炼康复问题,形成社群带动效应、产业集聚效应和综合示范效应。已建成的民尊医疗养老服务中心是集休闲养老、康复理疗、慢病管理为一体的酒店式医养结合的养护中心,在这方面做了良好的示范引领。即将开工的再兴、和万家医养综合体项目将进一步提升医养、康养服务水平。
进一步完善医养结合保障机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工作的通知》(渝卫发【2019】47号),养老机构设置医务室等机构不需卫生健康管理部门审批,只需备案就可。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只需在登记证书内增设养老服务经营范围即可,该文件出台后大大提高了医院内设养老机构的积极性。提高护理型床位比例,到2022年不低于50%。降低养老服务设施内设医疗机构医保报销门槛,将符合条件的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纳入医疗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协议管理范围,完善协议医保控制指标体系和报销程序,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稳妥有序推进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