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龄事业 > 全国老龄委第十七次全会解读
本次全会议程与往届相同,先是全国老龄办主任李立国向全会报告一年来的工作,提出2015年工作安排;接着是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发言;最后是国务委员、全国老龄委主任王勇讲话。
虽然历届全会的议程都基本相同,但会议内容都不尽相同,这次全会也有许多有别于以往的新亮点,概括有四。
全会决定增加五个老龄委成员单位
分别是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和商务部,老龄委成员单位由27个增加到32个,成为国务院成员单位最多、涉及领域最广的议事协调机构。这表明,我国政府对老龄问题严峻性的认识更加深刻了,对做好老龄工作,加快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更加重视了。更值得关注的是,增加科技部和工信部为全国老龄委成员,表明科学技术对老龄事业、产业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得到了我国政府的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
对建立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达成共识
这次全会上,民政部、人社部和国家卫计委在发言中都提出了建立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议。这是三部委首次对这个问题达成共识。近几年,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都曾提出了探索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制度的建议,但国务院相关部门对此却意见不一,难以达成共识。然而,在这次全会上,三部委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制度的建议,意见十分一致。这表明,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建设开始提上国务院的议事日程,预计在“十三五”前期,这项造福亿万老年人的重大制度必将出台。更重要的是,这项制度的建立,必将有效地解决老年人养老服务支付能力低的问题,促进养老服务市场有效需求的快速增长,这对老年服务业和老龄产业发展也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
明确提出着重发展社区健康和居家护理服务的任务
会上,王勇国务委员反复强调了社区养老服务对老年人的重要性,并着重指出,要加大扶持力度,引导民间资本积极参与社区和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重点发展完善社区健康养老服务和居家护理服务,促进养老服务、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在社区和居家层面的有机融合。这次全会没有强调养老机构建设的任务,也没有提出养老床位增长目标,而是把发展社区健康服务和居家护理服务摆上突出位置。这表明,国家对老年人最关心、最迫切的需求有了正确的认识,从而对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方向作出调整,从重机构转向重居家,从重生活转向重健康。可以预料,随着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老年社区健康和居家护理服务将成为老龄产业新的增长极。
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养老服务的支撑推动作用
会上,王勇国务委员多次脱稿讲话,强调要促进养老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他指出,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发展很快,但这些技术在养老服务方面的应用却很不够,老年人得不到信息化智能化的服务。他强调要加强政策引导扶持,促进科学技术在养老领域的应用,提高我国老年服务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
这次全会时间虽短,但内容很丰富,尤其是会议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预示着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的新导向,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