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龄人走失情况逐渐增多。有研究数据显示,全国每年由于各种原因走失的老年人达数十万。省人大代表,怀宁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刑事科学技术室主任王德轶建议:建立健全老龄人走失防护机制。
据粗略统计,2018至2019年安庆市公安局110接到人员走失求助报警(不包括向县局报警及直接向派出所求助)达4000多起,其中老龄人占比较大;2018至2019年怀宁县公安局110接到人员走失求助报警300余起,其中老龄人就占到将近一半(绝大部分寻回)。
王德轶调查发现,老龄人走失的主要原因有迷路、精神疾病和阿尔茨海默症等,这些老年人多是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不会使用手机,在走失后虽被人发现,却无法说明自己的身份住址等信息,更加剧了找寻和社会救助的难度。找寻工作令许多人牵挂和揪心,虽然多数老年人被安全寻回,但也有少数无法找到的,给家庭留下巨大遗憾。
王德轶建议: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下,全社会应重视老龄人走失防护问题,建立健全老龄人走失防护机制。
将老龄人走失防护工作纳入关爱老龄人工作,政府、家庭、社会共同努力,志愿者积极参与,与社区网格化管理有机结合,多措并举,让老年人走失后能快速安全回家;积极运用手机、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对于留守老年人、失智失能老年人、空巢老年人、高龄病弱老年人,有关部门要积极进行信息收集和统计建库,摸清底数,以期在事前事中事后提供有效帮助;建立走失老年人救助保障体系,民政部门积极协调政府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建立针对老年人走失报告、搜寻、救助的跨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参照部分地区经验做法,建议由政府出资,通过向企业购买服务的方式,为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发放有识别定位功能的智能手环等,在老年人走失找寻中提高寻回老年人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