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让老龄生活“退休”不“退场”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时下,贵州已进入两会时间。“退休的人越来越多,老龄化越来越显著。随着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成为了很多老龄人的追求。学费低、离家近、熟人多,老年教育也受到追捧。”省政协委员、贵州省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张涤坦言,今年两会的提案就是关于完善贵州社区老年教育的建议。委员的这一建议,再次引发了我们对于当下老龄人生活现状的思考。

  在今天这个飞速发展变化的互联网时代,相较于年轻人,老龄人在新生事物的学习和适应方面就显得十分的迟缓。如今,看病挂号、餐厅吃饭这类日常活动,只需一部手机就能把一切搞定,生活的智能化和便捷化越来越受到众人的赞叹。可是,如此便捷的美好生活,对于某些年逾花甲的老年人来说,却只能望“机”兴叹。不会使用移动支付、不会使用打车软件、不会网上预约挂号。在“一部手机行天下”的社会现状中,他们成了“被手机遗忘的人”。子女上班忙事业、孙辈上课忙学业,家人有限的陪伴,让每天都有大把空闲时间的老龄人变得无所事事。这就导致了他们感觉情感上被孤立,生活中又被社会所遗弃。

  随着家庭结构小型化,独居、夫妻相依为命的老龄人越来越多,精神慰藉需求越来越难以从子女处得到满足,尤其老龄人退休后,社交圈会快速萎缩。家庭生活中的“无所事事”和社会生活中的“无所适从”,让老龄人将目光聚焦到了老年大学。此前就有许多新闻媒体报道过老年大学的火爆,入学之难丝毫不亚于“入托难”。江苏南京的金陵老年大学,设置了9个系、90多个专业、240多门课,有320多个班级,每学期1.3万多人次就学,尽管如此,入学名额依然一号难求。为了能够“读上书”,老年人们也得“抢”名额。老年大学“一座难求”背后的根源在于老龄人的“精神空巢”,他们渴望被关注和充实自我。

  开办老年教育培训班,关系到退休人群的生活品质。正如张涤委员所言,老龄人虽然不需要文凭,但需要一个发挥余热、满足精神需求的地方。就目前而言,老年教育在贵州的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去年底,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预计到2020年,全省60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超过600万人。随着老龄人口数量的增长,相关的政策制度也应及时跟上。2019年12月,贵州养老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然而,仅物质满足还远远不够,老龄人的精神需求更应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

  建设养老服务体系也好,筹办社区老年大学也罢,最终指向的都是同一个目标,那就是希望老龄人的生活“退休”不“退场”,进一步增强了老年群体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不仅有赖于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制定,也依靠社会各方力量的努力,更需要家庭成员的呵护与关爱。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 共0人参与
最新评论
养老资讯
最新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