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应对人口老龄化北京要为老龄技术革命的到来做好储备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阐明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明确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目标,从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财富储备、改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劳动力有效供给等五个方面部署了具体工作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

  “北京作为首善之区,人口老龄化程度位居全国第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在全国具有指向性和示范作用。”北京市老年学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石松说。

  在课题“北京市实施《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行动计划编制研究”中提到,人口老龄化叠加城市发展转型是首都北京的基本市情,应把科技进步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第一动力和战略支撑。

  据了解,该课题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联合中国民主建国会北京市委员会、北京老龄居养老产业促进中心开展的北京市老龄委重大决策咨询课题。

  经调研,课题组提出,应从增强首都城市竞争力、挖掘城市发展潜力、保持城市内在活力等角度认识人口老龄化面临的形势,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计划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发展、治理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各项工作。需要高度重视和实施人口均衡发展战略,适度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充分发挥首都对人才的聚集效应,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健康是新时代人民群众最广泛、最迫切的需求和期盼,因此,建议着力突破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瓶颈和薄弱环节。实现健康服务模式由以疾病诊疗为主转向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服务的全覆盖,让老龄人能够获得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着力打通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有机衔接的通道;着力打通社会资本参与医养、康养的通道;着力推动养老服务资源和医疗卫生资源下沉至社区、延伸至居家,实现就近养老和就近医疗;着力打通信息技术助力医养的通道,让智慧力量在医养结合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老龄人贫困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农村老龄人更容易陷入长期贫困,而更难摆脱贫困。课题组认为,北京市的农村养老应因地制宜,深山、偏远特殊地区应精准施策,着力解决困难群体的兜底保障,挖掘内在资源和潜力,倡导精准帮扶和互助服务;平原和浅山区,应着眼于城市养老服务资源的辐射功能,“十四五”时期基本实现城乡养老服务均等化。

  北京作为科技创新中心,应把科技进步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第一动力和战略支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老龄人生活品质。要集中力量,组织联合攻关,掌握一批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养老服务企业,培育一批老龄科技领军人才,为老龄技术革命的到来做好储备。

  同时,课题组提出,推动京津冀区域和城市群协同应对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未来区域和城市群的发展经验探索和发展模式创新起到十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建议逐步健全三地协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支撑体系,率先在通州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推动与“北三县”的资源整合。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 共0人参与
最新评论
养老资讯
最新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