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如何破解老龄化社会的“不适感”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老人该不该在早晚高峰搭乘公交车?这个本来不该成为问题的问题,近年来却经常出现在社交媒体上。

  近日,老人早高峰挤公交被年轻人指责占用公共资源成了热搜。在湖北宜昌一辆公交车上,一名年轻男子因为被太多人挤,一怒之下对车上的老人开怼:高峰期跑出来挤啥挤,我爸妈就不这样!而老人也不甘示弱,就这样,双方在拥挤的公交车上发生了舌战。

  年轻人的做法和沟通方式明显不妥,但这确实是目前公共交通中常见的问题。年轻人拼命工作和学习是为了改善生活,而老年人早上去公园去买便宜菜也是为了丰富退休生活。对于老年人出行时间与通勤高峰有所重叠的状况,相关部门该反思如何调度和整合城市的交通运力和公共资源水平,让公共资源得到合适合理的应用。既保证老年人丰富的晚年生活,保障他们正常使用公共资源的权利,又能让年轻人不受到老年人对自己正常工作和学习的通勤过程中带来的困扰。

  其实,老人早晚高峰搭乘公交车之所以成为问题,更多的是因为社会道德生态的失衡。道德,总意味着人要向外付出点什么,理想的道德生态中,老人天然地受到尊重,年轻人主动给老人让座,向老人让渡部分利益。而这些都需要一个前提,需要有一个从容、淡定、共赢的社会道德生态。而当下过多的生活压力挤压了从容奉献的生长空间,人们疲于为自己的利益奔命,对生活中的“吃亏”充满警惕和敏感,更不愿意让他人占“便宜”。从这个角度看,老人早晚高峰挤公交所引发的“不适感”,正是失衡的道德生态所反映出的一种焦虑。

  中国社会的老龄化才刚刚开始,类似的“不适感”还会出现,当务之急不是指责谁“抢占”了公共资源,而是需要更多的公共资源的投入,缓解压迫感,老人早高峰搭乘公交车自然不会成为问题。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 共0人参与
最新评论
养老资讯
最新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