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下午,“第十届新莫干山会议(2019秋季论坛)暨纪念莫干山会议35周年研讨会”在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开幕,老龄社会30人论坛、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负责承办的分论坛一:“老龄社会:转型与创新”汇集了多位专家,共话老龄社会未来趋势。
“第十届新莫干山会议(2019秋季论坛)暨纪念莫干山会议35周年研讨会”分论坛一:“老龄社会:转型与创新”由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常修泽和老龄社会30人论坛秘书长、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唐颖女士主持。
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主任、老龄社会30人论坛发起人梁春晓作会议致辞。
梁春晓:
各位下午好!
请允许我代表承办方——老龄社会30人论坛和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欢迎各位莅临”老龄社会:转型与创新”论坛!
今天,在这里,探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探讨“百年大变局”就要着眼于影响和决定社会中长期变化的关键变量,制度、技术和人就是这样的关键变量。
如果说过去四十年的前20年是的核心要素是”制度创新”,后二十年的核心要素扩展到”技术创新”,那么现在扩展到“人的突变”——人口结构(如老龄化),人的特征(如单身化/中性化/少子化),人机融合(如与人工智能)
在长寿、少子及人口迁移流动等三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与许多国家一样,中国正在从有史以来的年轻社会步入老龄社会。
老龄社会是人类社会从未有过之大变局,既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发展的基础条件。老龄社会带来的挑战是全局的、长期的、不可逆转的,不是局部的,也不是暂时的;不仅限于养老,也不仅限于社会保障和民生;不可一味悲观,但也不可盲目乐观。
老龄社会对人类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影响将日益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就中国而言,老龄社会与信息化、城镇化和全球化相伴而生,具有更大的挑战和更多的机遇。
因此,必须将老龄社会从局部性、战术性、应对性的一般性人口和民生课题,上升为全局性、战略性、主动性的重大经济和社会转型课题,立足于更全面、更系统、更复杂、更长远的创新型研究,以新思维催生新观点、新范式,进而为老龄社会提供新理解、新想象和新动力。
谢谢!让我们期待、激活和共享一场丰盛精彩的思想聚会!
随后,全国政协委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党俊武,盘古智库理事长、老龄社会30人论坛首任轮值主席易鹏,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马旗戟,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原新,社会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谢宇,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李军,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执行秘书长、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窦瑞刚等几位嘉宾分别进行了主题发言。
在圆桌讨论环节,莫干山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旭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江南,万通集团创始人、御风集团董事长冯仑,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梁春晓,北京“飞马旅”发起人、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郭昕,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室主任、盘古智库秘书长陈秋霖,前阿里健康研究院院长、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苏凌云等几位嘉宾围绕“老龄社会与经济转型”这一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执行秘书长、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窦瑞刚,安邦智库高级学者李犁,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于建伟,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社会治理室主任、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曾红颖,思德库养老信息化研究院院长、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田兰宁等几位嘉宾就“老龄社会与社会创新”展开讨论。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信息社会研究所所长、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王俊秀为本次分论坛作会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