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8年底,广东省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约1440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5.2%。让老龄人“老有所养”、拥有幸福老年生活,是党和国家赋予民政部门的光荣使命。第十九次全省民政会议以来,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以满足老龄人多样化需求为导向,着力建机制、补短板、扩供给、增活力、强质量,把发展养老服务业作为保障改善民生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基本构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老龄人对幸福老年生活的美好向往,让老龄人共享新时代改革发展成果。
完善政策制度: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近年来,广东加快完善养老服务政策,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应运而生,构建起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的“四梁八柱”,日臻完善的政策体系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省人大修订《广东省老龄人权益保障条例》,公布《广东省养老服务条例》,为维护好老龄人权益、做好养老服务工作奠定了法治保障。
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等,谋划新时代新老服务业发展,加快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
各涉老职能部门紧锣密鼓、重磅出击,一系列重要政策、法规和文件密集出台。专项规划《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描绘我省养老事业发展的蓝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养老机构社会工作服务规范》和《养老机构服务规范临终关怀》等省地方标准的发布,规范和引导了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关于建立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龄人补贴制度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特困供养人员护理补贴制度的通知》等,为特殊困难家庭老龄人带去更多实惠。据统计,第十九次全省民政会议以来,省级出台养老服务的法规政策文件不下40份。
一项项政策礼包的落地,转化为一个个惠及老龄人的福利红包。全省建立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半失能老龄人补贴制度,享受补贴人数超过20万人。21个地级以上市均建立普惠型的高龄老年人津贴制度,截至2018年底,全省领取津贴人数约270万人,地方各级财政支出约18亿元,成为全国高龄津补贴制度覆盖面最广、受益老龄人人数最多的省份。建立了特困供养人员护理制度,确定全自理、半自理(半失能)、全护理(失能)特困人员的月人均护理标准分别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2%、30%、60%。各地均出台了当地特困供养人员护理补贴标准,全省分散供养特困人员21.3万人纳入补贴范围。此外,广州市列入全国首批15个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2017年7月正式启动长期护理保险,2018年7月实现待遇给付,目前有794.69万参与职工医保的参保人群纳入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障范围。
创新服务体系:回应“老有所养”新期待
近年来,广东以建立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为发展目标,逐渐形成多元立体的养老服务网络。
持续推动养老机构提质增效。从2017年起,全省持续开展为期4年的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开展“拉网式大排查”整治工作,加强养老机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全面提升养老机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2019年对未取得消防审验、备案手续的养老机构采取“三个一批”即关停一批、整改一批、化解一批的办法进行治理,争取彻底解决全省养老机构消防安全问题。专项行动实施两年来,从清除安全隐患、规范基本服务入手,逐步向标准化、规范化的长效监管过渡,全省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开展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工作,发挥示范引作用,2017年、2018年分别评定99家、89家星级养老机构。大力推行养老机构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提高养老机构抵御风险能力,全省养老机构投保总数1374家,保障金额343.25亿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从2012年起省民政厅持续实施养老护理员培训“双千计划”,每年为粤东西北地区免费培训2000名养老护理员;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鉴定,共组织养老护理员培训162期13989人,养老护理人员参加鉴定8166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7108人;支持全省9所技工院校设立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在校学生约1100人。
全面拓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广东制定了《广东省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化指引》专项政策,在开展全省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建设活动的基础上,2012年起实施农村养老服务“幸福计划”,支持全省各地打造居家和社区养老示范项目。目前,全省每个地级以上市城区都建立了至少一家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覆盖全省50%以上的乡镇(街道)。广州、深圳市被列入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广州市在试点工作中形成了社区居家养老“大配餐”改革经验,被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列入第一批复制推广的基层改革创新经验。大力推进“互联网+养老”,建立广东省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对接老龄人服务需求和各类主体服务供给,为老龄人提供紧急呼援、12349热线咨询、定位服务、预约挂号等基础服务和生活照料、助餐服务、康复护理等延伸服务。目前,平台已录入近40万条老龄人基础信息,共提供19种居家养老服务,与126家居家养老服务、产品供应商实现对接。
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统筹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的布局,通过鼓励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机构新建或转建养老机构、新办医养结合机构等措施,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截至2018年底,全省以不同形式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养老机构占养老机构总数的76%,有462家养老机构取得卫生部门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262家养老机构设立的医疗机构被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90%的医疗机构建立了老龄人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绿色通道。同时,推动医疗机构与居家养老结合,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城乡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合作机制,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与老龄人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合作,与老龄人家庭建立签约服务关系,为社区及居家老龄人提供连续性的医疗、康复、护理和健康管理服务,全省有589家医疗机构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新活力
近年来,广东坚持养老事业和产业协调发展,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背景下,从今年起,广东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实施养老机构备案制。为进一步优化养老机构相关审批手续,消防方面,对建筑面积300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