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互联网时代,别落下老龄人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打车靠手机、车票网上抢、看病云挂号……互联网便捷了我们的生活,可还很多老龄人压根儿不会操作,又或是眼花看不清电子屏幕。《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9年,在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将近2亿从未接触过网络。数据的背后,是老年人们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的诸多尴尬与困境。

  作为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奠基者,一些老年人们却在不断进步的社会里遭遇“数字鸿沟”,变得无所适从。互联网时代,请等一等老龄人,让整个社会对老龄人更加友好。

  当前,数字技术正在快速地改变着社会。以互联网为基础建构的信息化时代,全新的组织方式和资源配置形态,有望为包括老龄人在内的所有人提供更多便捷、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但这并不会自动实现。数字技术应用创造的发展机会与其严重的滥用和意想不到的后果同在,数字技术带来的红利与其造成的鸿沟并存。如何建设年龄友好的数字包容型康养城市,要做到以下4个关键点:

  老龄人需要“数字骑手”

  让所有人能够共享数字红利。在加速数字化的现代社会中,谁能掌握、收集、加工数据,就可以享受数据红利,获得数据增值收益。但是由于缺乏接入设备、使用能力和数据累积等,老年群体成了社会生活中“沉默的大多数”。

  在数字经济大行其道的现代社会,相关研究人员要在瀚如烟海的数据湖泊中找出能为老龄人说话的数据,而不仅仅只是一味地提倡老龄人自身学习触网,使用智能设备。以出租车司机为例,当我们进入汽车时代,有部分人因为各个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而无法开车,就会出现出租车司机这种职业来帮助乘客完成时间和空间上的转换。同理,数字时代也需要研究者和公共政策制定者充当“数字骑手”,成为老龄人的“数字化摆渡人”,让数据多跑路,服务来找人。

  以往的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在商业上应用获利颇丰,同样的功能可以用来支持城市公共服务更加精准地推送。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数据是非常重要的财富,年龄数字友好不仅仅要教会老龄人使用智能手机,重要的是依靠研究团队的力量,为老龄人提供专业化的中介服务和知识服务。

  建立养教结合的友好城市

  要认识到每个社会成员都有使用和不使用互联网的权利,政策和制度设计应该提供公平选择机会,而不是代替老龄人做出选择。根据综合数据分析得知,老龄人的数字化参与热情很高,但缺乏必要的数字参与能力和知识素养。不仅要帮助有意愿的老龄人加速触网,还要用多元化的手段保护不愿意触网的老龄人免受数字化生活的伤害。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代际间数字鸿沟容易使老龄人被社会边缘化,在社会参与、文化和权益等多维度陷入困境。

  基于此,要建立养教结合的学习型康养城市,充分利用高校和社区的智力资源,形成混龄的终身学习型社会;将“全龄化”作为城市新基建建设的重要指标:突破单一的“适老化”思维,综合考虑残障人士等群体的需求;鉴于我国目前的适老化技术专利数量多却质量不高的发展困境,应紧紧抓住数字化和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契机引导建立数字适老化的应用标准。

  提供便捷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推动平台协同治理,打造数字命运共同体,发展平台基于交易、劳动形成的内生性治理机制,作为政府监管的重要补充。相关企业应积极承担部分治理责任,特别是作为共享经济主要载体的平台企业,应当在“为老”服务能力建设和老年用户管理上做出探索和创新。进一步整合线上和线下资源嵌入社区,便于老龄人就近、及时获得优质产品和服务,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一套相关方公认的、以保护老龄人为目的的行业规则,其中包括服务质量与安全保障、社会征信体系建设、风险管控等方面。

  提升组织自身数字化应用和服务能力,将日常活动从线下延伸至网络空间。发挥协会作用,在一定半径内进行数字信任、网络使用规范和社区老年微信群、公众号运营等数字化社会资本的构建。同时,联合高校和社区志愿者与老龄人进行数字化互动,上门对有出行障碍的老龄人进行数字“精准扶贫”,定期提供数字扫盲和各类软件的操作服务。利用“时间银行”黏合代际之间的不同需求,推动社会成员间的公益互助活动。

  制定更加公平的数字政策

  要检视数字技术的应用盲点,创新商业模式,推动数字技术普惠发展。数字工具往往会忽略一部分群体。比如,对弱势群体触网的程度和深度影响很大的是电信资费。在资费高的地区,很多老年人即使有智能手机也仅会满足最低限度的需求。因此,为了让数字技术更加可及和普惠,除了公共政策和老龄人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采用新的商业模式,不应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是注重实现价值的共同创造,网络运营商和其余线上服务提供者应进一步加快社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将增质降费落到实处。

  要为老龄人制定更加公平的老龄友好数字政策,银发时代需要全社会不同年龄阶段的所有主体共同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应提升人们的意识,国家之间交流良好的实践经验,推动全球老龄化社会的政策和态度的转变。

  数字化时代,要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降低门槛,增加可及性,使老龄人在当前的认知水平上与信息时代相联系。采取数字化的包容治理策略,应用创新技术,以老龄人触手可及的方式实现代际之间、城乡之间的信息公平,帮助老龄人实现在数字世界中的“软着陆”。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 共0人参与
最新评论
养老资讯
最新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