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提前取纸质车票,刷身份证或手机二维码即可秒速进站验票乘车,电子客票来了。近日,随着电子客票开始在全国普速铁路推广实施,1300多个普速铁路车站逐渐“转型”,科技化、信息化让更多的旅客享受到了电子客票“一证通行”带来的出行便利。在电子客票带来方便的同时,一部分老年旅客也产生了困惑:取消了纸质车票,持证进站,记不住车次信息怎么办?不会使用自助设备怎么办?行程信息单看不懂怎么办?
服务老龄人,需要格外关心关注。铁路部门介绍,为方便老龄人购票乘车,平遥火车站结合电子客票试行期间总结的服务经验,探索出“四个一”服务模式,即行程信息划一划、候车验证问一问、进站检票帮一帮、站台候车盯一盯,力争让每一位老年旅客都能享受一路的温馨。电子客票实行以来,平遥站已经接待了国内外1.8万名旅客出行,重点帮助近百名老年旅客平安、有序、温馨乘车,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电子客票的推广,服务上还需多下功夫。此次电子客票推广实施后,全国铁路共有2400多个车站实行电子客票,覆盖了95%以上的铁路出行人群,旅客出行在购票、进站乘车、退改签等环节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铁路部门仍需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利用全覆盖的数字媒体、更完善的站车服务和针对特殊人群的特殊“照顾”,帮助旅客适应电子客票新模式。
电子客票的初心,是更好的服务旅客。在当今追求效率的生活方式下,人们对乘车出行程序化繁为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客票服务的推广,在很大程度上为旅客节省了排队取票时间。在进出站的时候,旅客凭借身份证通过检票闸机进站、乘车、出站,验证通关效率也大大提高。在节能环保、便民利民的同时,还为旅客避免了因旅客因车票丢失带来的困扰,也给客运服务人员减轻了一定的工作量。电子客票成为旅客从购票到乘车无障碍通行的最后一环。
人民铁路为人民,基础是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老龄人、残障人士、妇女和儿童出行时,更需要被温柔以待,更需要铁路部门做好有针对性服务保障。如果说电子客票的技术体现了大国的科技实力,展示了铁路部门在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成果,那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的服务理念,便是检验铁路部门是否担当承责,能否服务好旅客、服务好广大人民群众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