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浙江宁波810户生活困难老龄人家庭已完成适老化改造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改得很贴心,家里亮堂了许多,洗浴有坐式洗澡架,上厕所起身也有扶手,卧室安装了感应小夜灯,方便又安全。”看着焕然一新的家,镇海九龙湖镇汶溪村的72岁老年人李友昌喜上眉梢。

  在家中进行适老化改造,不只是这位独居失能老年人一个人的欣喜。

  今年,生活困难老龄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被列入浙江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5月起,我市各区县(市)陆续启动,将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享受定期抚恤补助的老年优抚对象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失能老龄人家庭优先列入。截至目前,全市810户生活困难老龄人家庭已完成适老化改造。

  降低发生意外风险提升老龄人生活品质

  随着银发浪潮加速来袭,住宅适老化改造,实在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刚需性”工程。由于我国以往社会平均年龄比较轻,住宅、基础设施等大多没有充分考虑老龄人对居住环境的特殊需要,宁波也概莫能外。

  据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养老院、老年公寓中安全扶手、助浴设备等适老化设施已十分常见,也比较符合老龄人日常起居行为习惯。然而,在老龄人活动最频繁的居家空间,无障碍设施却大面积空白,这些隐患导致老龄人摔倒失能的情况时有发生。

  “如何让老龄人能够在原有的环境中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正是适老化改造的目标与方向。”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第四次中国城乡老龄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显示,58.7%的城乡老龄人认为住房存在不适老问题。其中,老龄人反映最多的前三项问题分别是:没有呼叫报警设施、没有扶手,以及光线昏暗。

  在鄞州93岁高龄老年人戴阿青的家里,老年人女儿一一讲解、展示了适老化改造的成果:浴室里的淋浴椅、马桶边的扶手、做过防滑处理的瓷砖……

  “现在给母亲洗澡,方便了很多,卫生间不仅安装了辅具,面积也比原先大了些,活动转身有了余地。”老年人的女儿表示,适老化改造解决了他们家的大难题。

  “适老化改造,讲究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从解决老龄人最不宜居、最不方便的环境问题出发,提高安全性,增强舒适性,有效提升困难老龄人的生活质量,使老龄人得到切实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虽然每户老年人的需求不尽相同,各区县(市)按照功能适老化、材质多样化等要求,聚焦“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监测跟进、辅助器具适配”五方面功能,编制“项目清单”,方便老年人选择。

  譬如,物理环境改造中,有安装自动感应灯具、电源插座及开关改造、安装防撞护角等内容。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能给老年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方便。

  

  一户一策量身打造“安全之家”

  “适老化改造不是普通的家庭装修,是根据不同老年人的居家环境和生活习惯分类改造、量身定制。”据介绍,我市实施的适老化改造,由专业评估师上门,即便是同类问题但老年人需求不同、家庭环境不同,方案会相应调整,做到“一户一策”。

  对江北区文教街道双东坊社区的岑兴娣老年人来说,因行动不便,卫生间、卧室的改造是当下急需。改造后的卫生间,配备了一把折叠洗浴椅,窗边装上了一字型扶手,新安装的花洒旁和抽水马桶水箱上方安装了L型扶手。在老年人的房间内,配备了一张三折双摇护理床,床边固定了一个扶手,方便老年人自主起身。床头新安装了呼叫铃,遇上特殊情况,按下按钮就会响铃,能及时呼叫家人。

  慈城镇双顶山村的朱福元老年人视力不好,日常行走依靠助行器,此次改造专门为他安装了很多室内扶手,配备了护理床、可移动马桶和多功能轮椅。

  84岁高龄的章小昌老年人觉得,这次改造“改”到了他心里。“前些年,家里厕所的蹲坑改成了马桶,能坐下来,可起身时膝盖使不上力,这次安装了扶手,再也不怕站不起来了。”老年人高兴地说。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此次改造还为他配备了助浴椅、换鞋凳,安装了智能感应灯等。

  “与老城区相比,农村家庭适老化改造难度更大。”据了解,农村困难家庭的老房子一般没有独立的卫生间,老年人洗澡、上厕所很不方便,于是,新建一个相对宽敞明亮的洗漱间、加装辅助设施,是不少农村适老化改造的常见项目;农村木结构房子,还常常涉及老旧线路改造。

  “党和政府还记得我们,送来这么好的‘大礼包’。”余姚小曹娥镇一位90岁优抚对象的老房,不仅修葺一新,屋子地面还做了高差处理。

  据悉,此次适老化改造,各区县(市)标准为每户生活困难老龄人家庭10000元到12000元不等。

  此外,因为改造施工是在老年人居住的情况下同时进行,怎么能在不影响老年人正常生活的情况下尽快完成施工,是改造中的最大难题。“我们工作人员尽力做好施工队和老年人家庭的协调工作,在改造之前将方案、施工等细节尽可能考虑周详,确保改造顺利完成。”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市场仍在起步阶段改造应向普惠型转变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虽然不少困难家庭老年人已经尝到改造后的甜头,但目前家庭适老化改造尚处于行业发展初期,对于庞大的居家老年群体及其子女而言,这一新鲜事物有些陌生。

  要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必须形成与服务对象规模相匹配的服务能力,而在当下的宁波市场,想找到一家能够进行适老化改造设计、施工的企业很难,与适老化改造配套的智能产品、养老辅具厂商也不多,这片领域几乎为空白。“本轮改造,多为‘外请’的服务商。”一位业内人士坦言。

  适老化改造标准缺乏,亦是一个掣肘因素。

  有媒体曾就“为何没有给老龄人做适老改造”进行调查,有33%的人表示不知道该去哪里做适老改造,27%的人称不懂什么叫适老改造,26%的人表示跟老年人提过,但被拒绝了。

  为何如此?调查人员发现,以最常见的扶手为例,在网上搜索“适老化扶手”关键词,可以查询到多个种类的扶手,价格从数十元至数百元不等,材质则有抗菌尼龙、不锈钢、木制等多种,让人感觉无从下手。

  早在1999年,原建设部颁布了第一部与适老化住宅设计有关的《老龄人建筑设计规范》;2018年,住建部颁布了《老龄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这两部国家标准都是围绕为老龄人提供集中照料服务的公共建筑和场所而制定,但对于在老旧小区的居家养老,一直以来都缺少建设的相关通则和标准。业内人士表示,缺乏改造标准,容易造成“一企一标”,改造后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也参差不齐。

  “要做好适老化改造,必不可少的是专业队伍和行业标准,不仅是产品标准,还应建立咨询与评估、安装与验收等标准。”业内人士认为,建立行业标准和真正专业的适老化服务体系是当务之急,生产企业也应多从老年人角度设计产品,提升相关产品的质量。

  近年来,我国出台多项适老化改造相关政策文件,从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到老龄人家庭及居住区无障碍改造和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等具体政策,再到今年7月《关于加快实施老龄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出台,国家层面居家适老化改造步伐逐渐明晰。

  《指导意见》明确了两个阶段的目标任务,今年年底前,推进符合条件的特殊困难老龄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兜底保障;“十四五”期间,继续实施特殊困难老龄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创新工作机制,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激发市场活力,加快培育居家适老化改造市场,有效满足城乡老龄人家庭的居家养老需求。

  居家适老化改造改些啥

  民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老龄办等9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实施老龄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列出了老龄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和老年用品配置推荐清单,所列项目分为基础类和可选类,涵盖了地面、门、卧室、如厕洗浴设备、厨房设备、物理环境以及老年用品配置七类30项改造内容,包括7个基础项目和23个可选项目。并且强调,要坚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和层层加码,杜绝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改善老龄人住房内外的生活环境。

  基础类项目是政府对特殊困难老龄人家庭予以补助支持的改造项目和老年用品,是改造和配置的基本内容,共有7项。

  其中,地面改造要求在卫生间、厨房、卧室等区域进行防滑处理及高差处理。铺设防滑砖或者防滑地胶,避免老龄人滑倒,提高安全性;铺设水泥坡道或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 共0人参与
最新评论
养老资讯
最新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