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社会发展迅速,手机等智能化设备给大家提供了不少便捷,可这对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龄人来说,却不是那么友好。健康码出示、手机支付等等年轻人看来稀松平常的操作,对老龄人来说可能并不简单。为了解决老龄人遇到的这些信息化困扰,我市不少场所都在积极探索符合老龄人实际的新模式,正在进行的老龄人权益保护立法,也将相关内容纳入了其中。
市民:健康码我们老年人家还不大会。(现在干什么都得要用手机,老年人家会不会有些困难?)当然有点困难,因为眼镜没有带在身上,手机里字又太小,看不到。
市民:会担心弄错了,把钱弄丢了,比如说支付宝我现在都不敢用,因为手机支付宝我不敢用,买汽车票、买火车票就会比较麻烦。
市民:很多东西对于年轻人来讲确实感觉便捷了,但实际上对于老龄人的友好程度并没有那么好。
健康码不会查询、手机支付不会用,在采访中不论是老龄人还是年轻人,大多数人都认为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由于智能化产品的普及,老龄人遇到的困扰越来越多了。今年疫情发生后,出入我市部分场所,群众需要出示手机查询的健康码,但不少老龄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甚至没有智能手机,出行就遇到了阻碍。为了解决老龄人遇到的这些困扰,我市部分场所已经开始探索新模式。在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院方在入口处就设置了一个无健康码服务通道。通过线下登记的方式,让不便出示健康码的老龄人也可以顺利入院就诊。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医务部负责人林江舟:主要为这些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还有一些临时比如说手机没电,没有下载健康码软件的人群,提供疫情防控的服务,我们就会让他到我们导诊台,我们可以给他做一个流行病学史的询问,然后让他签相应的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