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10月15日发布2020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全文如下:
一、人口老龄化概况
(一)老年人口总体情况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6402万人,占总人口的18.70%;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9064万人,占总人口的13.50%;全国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9.70%,比2010年提高7.80个百分点。
(二)人口老龄化特点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老年人口规模庞大
全国31个省份中,有16个省份的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了500万人,其中有6个省份的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了1000万人。
2.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
与2010年相比,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分别增加8637万人、718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5.44个百分点、4.63个百分点。
3.老龄化水平城乡差异明显
乡村的老龄化水平明显高于城镇。乡村60周岁及以上、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乡村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23.81%、17.72%,比城镇60周岁及以上、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比重分别高出7.99个百分点、6.61个百分点。
4.老年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在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为13.90%,比2010年提高了4.98个百分点。
5.低龄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比重过半
在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60~69周岁的低龄老年人口14740万人,占比为55.83%;70~79周岁老年人口8082万人,占比为30.61%;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580万人,占比为13.56%。
二、老龄事业发展
(一)老龄政策体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让老年人共享信息发展成果。2020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23项举措。2020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工作作出部署,为推动养老服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老年健康服务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
党中央、国务院将老年人疫情防控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总体部署。2020年1月,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做好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2020年2月,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先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养老机构老年人就医指南》《关于进一步做好医养结合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老年亲属关爱服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有效预防传播风险,切实降低老年人感染率,推动解决老年人在生活、就医、照护、心理健康等方面遇到的困难。
2.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共有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6个,设有老年医学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2642个,设有安宁疗护科的医院510个,接受健康管理的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达12718.9万人,91个市(区)开展国家安宁疗护试点。
2020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印发《关于做好建档立卡失能贫困老年人照护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失能贫困老年人信息核查、协调保障、照护服务和监测预警等工作。2020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加快发展老年居家医疗服务,增加老年人上门医疗服务供给,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
3.医养结合
2020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开展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工作,确定174家医养结合机构作为首批试点。2020年9月、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先后联合印发《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试行)》《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服务指南(试行)》,规范医养结合机构管理及医养签约合作服务。2020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的通知》,全面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
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共有两证齐全(指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或备案,并进行养老机构备案)的医养结合机构5857家,比上年末增加了22.1%;床位总数达158.5万张,比上年末增加了21.7%;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建立签约合作关系达7.2万对,比上年末增加了27.7%;超过90%的养老机构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三)养老服务体系
1.养老服务供给
持续扩大养老服务供给。2020年,中央财政下达9.93亿元,继续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鼓励试点地区扶持社会力量提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支持养老机构向居家和社区提供延伸服务等。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32.9万个,养老床位合计821.0万张,比上年增加5.9%,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1.1张。其中: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3.8万个,比上年增加11.0%,床位488.2万张,比上年增加11.3%;社区养老照料机构和设施29.1万个(其中,社区互助型养老设施14.7万个),社区养老服务床位332.8万张。
2.养老服务兜底保障
社会服务兜底工程继续实施。2020年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8亿元,支持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低收入老年人纳入危房改造范围,指导各地采取多种方式保障符合条件的农村低收入老年人住房安全。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17个省份出台了动态调整机制相关文件。
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共有3853.7万老年人享受老年人补贴,其中享受高龄补贴的老年人3104.4万人,享受养老服务补贴的老年人535.0万人,享受护理补贴的老年人81.3万人,享受综合老龄补贴的老年人132.9万人。2020年,全国共支出老年人福利经费517亿元。
3.养老服务质量
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制度更加健全。2020年7月,民政部、中央政法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养老机构服务行为做好服务纠纷处理工作的意见》,为保障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养老机构合法权益和正常服务秩序提供政策依据。2020年9月,民政部公布《养老机构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养老机构管理。同时,持续开展全国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截至2020年年底,共整治近42.2万处服务隐患。
(四)老年民生保障
1.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9986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111万人。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4562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33万人,其中,参保职工32859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2762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681万人和452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424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78万人,其中,实际领取待遇人数16068万人。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第三次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12个省份在此基础上提高了当地基础养老金标准。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月人均待遇水平约170元,比上年增长了6%。按上年度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5%左右的水平,同步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惠及1.2亿人。
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完善。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提高到4%,基金调剂规模为7300多亿元。全国有10.5万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参加职工2717万人,年末企业年金基金累计结存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