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贵州省政府新闻办举行“贵州省老龄健康工作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皮宇飞在会上介绍,近年来贵州省卫健委聚焦主责主业,抓老龄人疫情防控,推动建设“医办养”“养办医”医养结合机构,推动建设老龄健康服务示范试点,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广大老龄人获得感、幸福感。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贵州省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593.1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5.38%,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445.6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1.56%。
为做好老龄人疫情防控,省卫健委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养结合机构以及居家留守老龄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指导,通过媒体网络以及上门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疫防控知识。全省医养结合机构和养老机构无一例确诊病例。
在推进医养结合方面,以政策措施作保障,制定加快推进健康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全面提升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能力、深入推进社区居家健康养老服务、大力推动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发展、优化促进医养融合发展保障措施5个方面35项政策措施,不断深化医疗与养老在政策、资源、服务等三方面的有机融合。以试点示范为抓手,采取多部门“共同建”、因地制宜“毗邻建”、挖掘优势“扩容建”、引入社会力量“助力建”、医疗机构养老机构“联合建”、公建民营、委托医疗机构托管等多种方式,有效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累计培育10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试点、67家省级医养结合服务示范单位、46个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试点、28个安宁疗护试点。
同时,积极推进居家及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贵州省95%以上的老龄人采取居家方式养老,省卫生健康委通过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为居家老龄人开展健康管理。2020年,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数379万人;65岁以上老龄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4.75%。已有一些机构在探索开展居家和社区医养服务。
积极推动“医办养”,鼓励医疗机构发挥资源优势,延伸医疗卫生服务内涵,利用闲置床位开展养老服务。据近几年医养数据监测,“医办养”的医养结合机构在不断增加,截至2021年7月,全省双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89家,其中“医办养”机构45家,首次超过“养办医”机构数。
截至2020年底,全省累计建成128家医养结合机构,其中两证齐全(指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或进行备案并进行养老机构备案)的医养结合机构80家。医养结合机构服务人员12475人,医养结合机构床位总数20908张,医疗卫生机构为养老机构(区域)老龄人提供医疗服务201345人次。全省医、养机构签约量达1147对,医养结合机构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龄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
2020年,对全省9个县区开展9000例失能老龄人评估、健康服务指导和老龄人健康体检工作。组织市、县两级卫健部门参加省建档立卡失能贫困老龄人照护工作培训,完成核准建档立卡失能贫困老龄人近65万人,核准失能老龄人3.7万人。
全省共有老年病医院2所,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老年病科占比达到30%。2021年投入800万元资金,继续在9个市州开展18000例失能老龄人评估和健康服务指导工作。
省卫健委将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二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兴办养老机构,积极推广乡镇卫生院、养老院“两院合一”模式(有条件的地区,可统筹规划乡镇卫生院和敬老院、村卫生室和农村幸福院毗邻建设、协同发展),积极推进居家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满足居家养老年人群多层次、个性化的医疗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