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龄事业 > 缓解老龄人“求学难”需要多管齐下
最近,把父母从山东老家接到广州和自己同住的王先生,遇到了当初给孩子抢学位时一样的烦恼。两位老年人在广州没有朋友圈,母亲又喜欢拉二胡,很想有几个伴一起玩。怎么让老年人在大城市建立自己的社交圈?王先生在朋友的建议下,想到了给二老报名老年大学。没想到,老年大学一位难求,93个新开班几乎全满,王先生的愿望成了泡影。
王先生遇到的这种情况,在其他一些地方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大中城市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部分地区的老年大学“僧多粥少”的情况甚至还比较严重。如今,线下排着长长的队伍去报名,线上请孩子帮忙“秒杀”学位,已经成为不少地方老年大学新生报名的常态。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老年教育需求迅猛增长,老年群体对老年大学的需求将更加旺盛。
当下,我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60岁及以上人口约2.6亿人,占总人口的18.7%。大力发展老年教育,让这些老龄人有一个幸福多彩的老年生活,不仅是老龄人的梦想,也是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为此,近些年来各地都在大力兴办老年大学。截至2019年末,我国约有7.6万所老年大学(学校),共有1088万学员在校,但是相对于庞大的老龄人口渴望接受继续教育的需求来说,这样的办学规模显然还太小。
老龄人之所以热衷于报名参加老年大学的学习,不只是为了开阔视野、增长技能、愉悦心情,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也是拓展老年群体人际交往方式的重要途径。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老年人虽然生活富足、衣食无忧,但是因为缺少家人的陪伴,老年生活多与孤独相伴。特别是那些为了给子女“帮一把”从外地农村迁入城里的老年人,在陌生的环境下往往会倍感寂寞。在这种情况下,报名参加老年大学显然会扩大他们的“朋友圈”,为他们排遣老年生活的孤独寂寞助了一臂之力。所以,在不少老年人的心中,老年大学具有无与伦比的分量,上不了老年大学不免有些遗憾和失落。
客观地看,我国老年大学一位难求现象的存在,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社会老年化的速度过快,大大超过预期,导致老年教育资源紧张,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二是我国的老年教育在办学及管理上,虽然一直坚持党委和政府占绝对主导地位,但是由于涉及部门较多,存在多龙治水的现象,在需要统一协调、全面发展、形成合力,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时,的确还存在不少掣肘问题。
2021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将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这显然在政策层面为进一步办好老年大学,促进老年教育健康发展奠定了基调。但是,要想缓解老龄人“求学难”,还必须多管齐下办好老年大学。在宏观上要做好长远规划、明确主体责任、健全管理机制,在微观上要引入社会资本、挖掘潜在资源、线上线下联动,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障老龄人受教育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