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龄事业 > 合力托举老龄事业发展
11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发布,《意见》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老龄事业发展纳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问题,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是深刻持久的。进入新时代,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快速提高,老龄人口数量迅猛增长,老龄化速度持续加快,“银发浪潮”滚滚而来,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不断加重。加上一代独生子女已经成人,其父母渐入老境,自古以来的家庭养老传统,面临着巨大的现实压力。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认真贯彻《意见》精神,必将凝聚起托举老龄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推进解决老龄人“急难愁盼”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坚持系统谋划推进老龄事业。老年群体增长,老龄人用品和服务需求也会随之增长。从这个角度来看,发展老龄事业,既是解决民生难题,更能为市场开拓出一片新蓝海。因此,我们必须主动摒弃“一亩三分地”思维,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局中统一考虑老龄事业,把应对人口老龄化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相结合,把满足老年人需求与应对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确保各项政策制度目标一致、功能协调、衔接配套,系统整合资源,发展银发经济,推动老龄事业与产业、基本公共服务与多样化服务协调发展。
坚持推进老龄事业的改革创新。多年来,面对井喷式的老年需求,国家持续加大投入,努力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同时,社会和家庭也在积极行动、探索前进,“抱团养老”、“社区老年人饭桌”、“社区养老顾问”等老龄创新服务形式不断出现,缓解了老年服务供不应求的矛盾。按照《意见》要求,对社会和民间老龄服务创新及时跟进帮助、培育引导,在市场准入、价格调整、补贴发放等方面制定可行方案,才能鼓励更多的主体和要素进入老龄事业,不断健全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拓展服务内容,延伸服务半径。
坚持积极老龄观和健康老龄化理念。老年人是家庭和社会的宝贵财富,今天的一切文明成果,都凝结着老年人们昔日的劳动与创造,很多老年人在经验、知识、技能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推进各项工作的重要力量。对个体而言,老年是生命的特殊时期,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全面落实《意见》部署,为老龄人发挥作用创造条件,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促进老龄人社会参与,让他们释放更多正能量,做出更多新贡献,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才能为老龄事业发展不断创造新的活力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