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龄事业 > 新时代“老龄”积极又健康
近日,《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这是自2000年以来,我国时隔21年再次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的关于老龄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提出要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这对未来一个时期的老龄工作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意义深远。
目前,在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中,60-69岁的低龄老龄人口占55.83%,这些低龄老龄人大多拥有知识、经验和特长,也拥有较好的身体素质,他们依然能在社会各个层面发挥作用。
60岁的汤玲仙住在杭州和睦街道和睦社区。她常常是上午和姐妹们去社区小公园打太极,再去“阳光老年人家”学习手工、戏曲、智能手机运用等课程;中午去社区食堂吃上一份荤素搭配的10元套餐,不舒服还有社区医生上门检查……几乎所有问题都能在社区解决。
62岁的朱金元是杨家桥社区的服务骨干,他和弟弟朱吕龙是邻里坊老开心健康服务队的队长和副队长,兄弟俩退休后一直在社区做着各种事情,不仅能充当理发师,连活动现场的气球拱门制作也不在话下。
像汤玲仙、朱金元这样的老龄人还有很多,他们不仅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还能够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本期“浙里养”周刊关注“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一方面,我们应积极看待老龄社会,挖掘老龄社会潜力、激发老龄社会活力;另一方面,要把老龄人的健康放在首位,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最终提升广大老龄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