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网上看到一个新闻,一个老年人被家人抬到银行办业务。
随着老龄人数量的增加,需要各个行业提供更多更细致的适老化服务,上门提供专业性的行业服务能极大满足老龄人的生活需求,尤其在道路复杂、人流量大的城市。上门服务不仅能方便老年人所需还能保障老年人在办理业务途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例如摔倒、因找不到办理网点心急而引起的血压升高等危及生命安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服务性机构开始进入智能时代,例如银行上门服务需要在职人员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或是银行进行额外的人员配置。银行是推行人工智能服务较早的行业,相对简单重复的人工服务在慢慢减少,而在职人员每个人都要完成储蓄任务,如果银行职员所提供的服务不能与收入挂钩,银行适老化服务很难推行。
写到这里想起几天前电信人员给我打电话,可以免费把我家600兆带宽提高到1000兆,如果自己不想去营业厅可以通过视频完成缴费操作,然后安装人员再上门进行更换光猫的服务。前一段时间看到一则新闻,一些城市的大型医疗机构已经开始进行远程问诊和治疗服务。
既然电信和医疗行业能提供远程视频服务,也许如银行等行业也可以提供类似可以让客户足不出户的服务。当然这类服务仍需要老龄人的家人在家陪同老龄人完成,但是总好过找亲朋好友把老年人抬到营业大厅安全便捷得多。
未来随着少子化和老龄化的日趋严重,很多人性化的服务必将应时代发展而生,有服务就需要提供服务的人、提供相应的适老化设施及设备、为老龄人服务制定合适的价格。
在以经济科技发展为主体的时代,作为被服务的老龄人也需要尽早为自己做好养老资金储备,老龄人的家人需要尽早为家中老年人做赡养储备,经济永远是老龄人能否乐享晚年、安心养老的基础之一。
晓松晚年养老生活所愿:
医疗入户,十四大期间有代表提出未来会以社区为中心,每相隔1公里就会有一个助老医疗服务站,有望实现医疗入户服务。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一些医疗机构还提供远程问诊服务。
护理入户,医疗保险的延伸服务长期护理服务虽然只有2个小时的上门服务,但能在日常护理和经济方面缓解家中有长期失能者的压力。
送餐入户,如上海一些大城市的社区老年食堂已经开始用人工智能机器人进行处理食物的工作,人工智能自动送餐车为不便出行的老年人提供送餐服务。
健康入户,专人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运动及康复指导,为老年人提供心理慰藉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服务。
除了各个行业根据自身特点提供的适老化服务以外,每个老龄人家庭也要准备必要的适老化设施、设备用于协助入户服务人员能更好的为老年人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