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江苏3市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至2021年末,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龄人有1883.68万人,占22.15%,全省有百岁老年人8375人;全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快速提高,苏州、南京首次突破80岁——9月26日,江苏省卫健委、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发布《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2年)》。

  

  常住人口低速增长,老龄人口总量保持较快增长

  江苏是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份之一,老龄化规模大、速度快、比重高、区域不平衡。

  至202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8505.40万人,较上年末增长0.33%,低于2010-2020年年平均0.75%的增长水平,保持低速增长。其中,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常住人口的22.15%,高于全国(18.9%)3.2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1449.60万人,占17.04%,高于全国(14.2%)2.84个百分点。

  从户籍人口角度看,老龄化程度更高。截至2021年底,江苏全省户籍人口7881.06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1872.12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3.75%;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1443.95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8.32%;8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298.66万人,占户籍老龄人口的15.95%。

  与2020年江苏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全省老龄人口总量保持较快增长。去年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的比重上升0.3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的比重上升0.84个百分点,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龄人口的比重上升0.41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常住老龄人口较上年同期增加33.15万人。

  据预测,“十四五”全省老龄人的占比将超过26%,2030年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南通、泰州、扬州3市已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根据国际通行标准,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比超过7%,称之为老龄化社会;超过14%,称之为中度老龄化社会;超过21%,称之为重度老龄化社会。

  从常住人口上衡量,苏中、苏北地区老龄化程度明显高于苏南地区。

  全省13个设区市中,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比超过14%的有12个,仅苏州为13.06%。

  其中,苏中地区的南通、泰州、扬州已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三市的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比均超过21%:南通23.66%(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达到30.10%)、泰州22.96%(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达到28.44%)、扬州21.03%(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达到26.19%)。

  作为江苏常住人口数量最多的城市,苏南地区的苏州吸纳了大量外来年轻人口,户籍人口763.43万人,而常住人口达到1284.78万人,是江苏老龄化程度最低的地级市。

  

  年度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转为负数

  在老龄人快速增加的同时,江苏人口出生率却在持续下降。

  2016年至2019年,江苏常住人口出生人数开始持续小幅下降,但每年仍保持在70万人以上,2020年、2021年出生人数则连续跌破60万、50万,202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2‰,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年度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转为负数。

  与此同时,老龄人抚养比直线上升。老龄人抚养比也称为老龄人口抚养系数或赡养系数,用以表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名老龄人,是从经济角度反映人口老龄化社会后果的指标之一。国际通行的计算标准为,65岁以上人口数与15-64岁劳动力人口数的比值。

  据统计,至2021年末,江苏常住人口中15-64岁的劳动力人口为5806.40万人。2016年以来,江苏劳动力人口减少89.67万人,65岁以上老龄人口增加298.4万人,全省老龄人社会抚养比从2016年的17.33%上升到2021年的24.97%,高于全国3.87个百分点,几乎每4个年轻人抚养一个老龄人,“低龄人口慢增长、老龄人口快增长、劳动适龄人口缓慢减少”的人口年龄结构,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带来挑战。

  据介绍,江苏省委、省政府对老龄工作高度重视,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把老龄事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统筹谋划,把惠老实事项目列入民生工程组织实施,编制《江苏省“十四五”人口发展规划》《江苏省“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等,全面勾画江苏老龄事业发展蓝图,推动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健康支撑不断提质升级。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 共0人参与
最新评论
养老资讯
最新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