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龄事业 > 应对老龄化日本的今天和中国的明天
【93913.com 】(来源:环球网)【环球网综合报道】人口老龄化已成为许多国家共同面对的难题,比中国早50年面对老龄化问题的日本,已经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政策体系,并在实践中卓有成效。而相比于“先富后老”的日本,“未富先老”的我国面对的老龄化危机可能更为严峻,日本的今天或许可以成为我们明天解决养老问题的一面“镜子”。
环球健康整理了我国和日本在老龄化问题上的八大共性,通过中日对比说明我国养老问题的紧迫性和未来解决问题的方向,供读者参考。
一、少子老龄化
■今天的日本
少子老龄化已经被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称为“国难”。截至2017年9月,日本65岁以上老人达3514万,占总人口的比例达27.7%,高居全球第一位。
与此同时日本“少子化”现象也非常严重。截至2018年1月1日,日本20岁新成人为123万人,连续8年在日本总人口的比例不到1%,仅占1.266亿人中的0.97%。
另据日本厚生劳动省2017年12月22日公布的人口动态统计预测,2017年,日本国内出生的婴儿为94.1万人,是自1989年开始统计以来的最低值。
■明天的中国
相比于日本,中国老龄化将会更迅速,更庞大。截至2016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3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5003万人,占总人口的10.8%。
《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提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到2030年占比将达到25%左右。与此同时,0-14岁少儿人口占比下降,到2030年降至17%左右。
二、延迟退休
■今天的日本
上世纪70年代,日本规定的退休年龄为55岁,到了80年代,被延长到60岁,而今则进一步延长到65岁。2013年《高龄者雇用安定法》修正法正式实施,企业有义务继续雇用面临退休但有工作意愿的65岁以下员工。
■明天的中国
针对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趋势,我国也正在研究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等应对措施。国家人社部表示,延迟退休方案将在明年正式出台,会有5年左右的过渡期,或到2022年正式实施。
三、养老金多元化
■今天的日本
日本养老保险金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国民养老金,日本法律规定凡处于法定年龄段的国民均须加入国民养老金。凡入保25年以上,且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人均可领取国民养老保险金;二是与收入关联的厚生养老金和共济养老金,在参加国民养老金的基础上,企业雇员和公务员等依据身份不同分别加入厚生养老金和共济养老金;三是不同类型的企业养老金和商业养老金,企业与个人可自由选择加入,属于私人养老金。
■明天的中国
由于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体系其本质是当下的年轻人缴费养当下的老人。当年轻人和老人的比例失调后,这种体系将会越来越难以运行。
2018年1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8—2022》中指出,2018年全国将由超过2个缴费者来赡养1个退休者,而到2022年则不到2个缴费者赡养1个退休者。
为应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不足等问题,我国通过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还加快发展职业(企业)年金,鼓励发展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不少学者认为“不能单纯依靠国家养老”,总体上是靠谱的。
四、延迟领取养老金
■今天的日本
由于日本的养老金制度无以为继,所以日本政府还制定了延期支付养老金的法案。从2013年4月开始,日本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提高到61岁,之后每3年提高1岁。按照日本现行公共养老金制度,开始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以65岁为基准。根据领取人的意愿,原则上可选择在60岁至70岁之间开始领取。若把开始领取的年龄定在65岁以后,每月金额将会增加,提前领取则相应减少。
而据日媒最新消息,日本政府针对高龄者制定的中长期方针《高龄社会对策大纲草案》中指出日本民众可选择在70岁以后领取养老金。
■明天的中国
近年来,我国建议延迟领取养老金的呼声日渐高涨。清华大学养老改革体制方案提出,从2015年开始逐步延迟领取养老金,2030年之前完成男女职工和居民65岁领取养老金。
但此举目前尚有争议,有观点认为,每个人身体状况差异很大,是否延长退休或领取养老金年龄可根据自愿,采取“弹性”政策,不应成为强制性或“一刀切”。人社部明确表示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基础上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
五、照护险
■今天的日本
“介护”是介于照顾和护理之间的一种服务。在日本,65岁以上需要护理或帮助的老人及40岁以上未满65岁的特定疾病需要护理者,均可享受该保险。介护一共被分为7个等级,针对每一等级,都设有由介护保险支付费用的上限。在上限范围内的部分,由个人支付10%,国家承担90%;超过上限的部分,由个人全额承担。介护险的筹资模式是“保险+福利”,即保险支出一半来自政府财政,另一半来自保险费。公民从40岁才开始缴纳保险费。
但介护险给日本带来的经济压力也日趋明显,至2015年末,介护保险总费用已经达到约10兆1110亿日元。目前日本正积极尝试一些解决办法。如考虑降低介护保险费收缴年龄、扩大被保险人范围、提高个人自负比率,还有尝试引入民间资本,通过民间资本来疏散介护保险费用的压力。
■明天的中国
2012年,青岛市率先建立了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2016年3月,“十三五”规划明确将“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上海、南通、成都、广州等15个城市被列为试点,先后开始实施。2017年年底,人社部披露的数据显示,全国参加长期护理保险的人数已经超过3800万人。
目前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各省市的侧重点和模式各有不同。以青岛为例,青岛市的医疗护理保险制度,将失能老人在医养结合机构发生的医疗护理费纳入护理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均可参加护理保险。
六、孤独死
■今天的日本
“孤独死”是日本创造出来的词语,特指那些在独居生活中因疾病等原因死亡,且在生前死后得不到及时援助和殡葬处理的人。
日清基础研究所调查显示,过去10年,“孤独死”的日本人数增加了3倍,现在每年约有3万人“孤独死”;而30年后,日本每3个家庭中就有一个是单身家庭, “孤独死”人数还将增多。
■明天的中国
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和家庭结构模式缩小化的趋势,近年来我国“空巢老人”的比例在不断增大。2016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报告指出,我国空巢老年人(老年夫妇户、独居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例为51.3%,其中农村为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