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继续推进杭州市老龄工委成员单位为市办实事工作,杭州市老龄工办积极向各成员单位征集实事项目,共征集到12家单位报送的实事项目29条,经梳理整合,确定市老龄工委继续为全市老年人办10件实事。
一是深化服务。新建(改造)50个综合性乡镇、街道级居家服务照料中心,要求具备入托康复、餐饮服务、文化娱乐、示范指导等多种功能,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居家养老服务。
二是推进医养结合。组织市属、社区卫生和建立“1+1+x”医养联合体模式;加强部门联动,完善护理型养老机构保障体系,提高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老年人医疗服务的可及性。2017年,区、县(市)各建设1所以上护理型养老机构。
三是提升老年人医疗服务。健全医疗机构老年人优先服务机制,落实市属医院老年专窗服务;加强市级公立医院全科门诊和全科病房建设,满足老年病诊疗服务需求。
四是开展送老年体育器材下乡活动。向不少于35个乡镇(街道)或村(社区)赠送老年体育器材,标准不低于/单位,推动基层老年体育活动的开展。
五是做好残疾老年人服务。将“三瘫一截”残疾老年人全部纳入责任医生签约范围,对残疾老年人签约服务个人部分实行全免;为有需要的残疾老年人提供助听、助明、助行等辅助器具适配服务。
六是深化为老服务工作。为孤寡、免费上门开展燃气安全检查;结合医院周边老年乘客较多的特点,在医院周边的公交车站设置“博爱专座”;为行动不便的孤寡提供上门办理水费、气费缴纳,一户一表开户业务;针对供水、供气设施故障,为老年人提供24小时全天候上门修理服务。举办科学养生、饮食健康讲座20场,老年人免费观看科普电影活动5次。
七是扩大老年人法律援助范围。依托《开心学法》电视栏目、《阿普说法》移动公交电视栏目、“市民学法大讲堂”、《杭州普法》杂志、杭州普法网刊开展老年人法律宣传活动;对70岁以上及患有重大疾病的老年人申请法律援助,且符合事项范围的,开通“绿色通道”;全市公证机构为80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预约办理遗嘱公证服务。
八是开展老年保健产品市场整治。对夸大、虚假宣称保健功效的违法行为开展集中整治,重点对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医疗器械等保健产品非法印刷品广告开展专项整治;加大保健食品知识宣传,引导老年人理性消费,对老年人消费权益受到损害的开设绿色通道,优先为老年人合法维权。
九是推进文化养老。开设免费培训课目200余个、班级300余个,培训学员7000—8000余人,其中,招收老年学员比例不低于80%;为老年人开设钢琴、排舞、古筝、声乐等课目提高班;举办免费培训成果展演、“三江”歌手大赛等活动,为老年人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推出“我的”系列体验活动,让老年人享受到高科技为带来的便利。
十是推进涉老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继续推进杭州市老年病医院、城北老年活动中心等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