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山东寿光市2016年老龄事业实现新发展取得新突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2016年寿光市老龄工作努力贯彻落实老年法律法规政策、做好保障、加强老龄工作宣传、开展老年文体活动、促进基层组织建设,突出重点、分类推进、开拓创新、狠抓落实,使全市老龄工作实现了新突破,取得了新发展,各项老龄事业发展稳步推进。

一、积极推进养老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坚持把养老保障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任务来抓,在推进养老和医疗保险、建立农村集体养老补贴制度、救助贫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进一步健全全市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积极稳妥地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标准逐年提高。2016年基础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月85元提高至100元,实现自2012年以来“五连涨”。目前,全市60周岁以上领取基础养老金的城乡居民共有19.3万人,2015年共发放资金2.1亿元,本次提高基础养老基金标准将增加财政支出1800万元。

不断提高城乡社会救助保障水平。农村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年3800元,城市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500元,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年7200元和4200元。在此基础上为80岁以上的低保户老人每人每月补贴100元,90岁以上低保高龄老人另外补贴200元。

实施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政策,扩大了惠老助老的覆盖面。交通部门针对老年乘客出台了《关于老年人乘坐城市公交车的若干规定》,在18条运营线路执行65周岁以上老年人持证免费乘车。

建立高龄补贴制度,推动社会福利向普惠型发展。2013年我市为9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补贴金,每人每月60元,按季度通过金融系统直接发放至老人账户。逐年提高全市百岁老人长寿补贴金标准,2013年百岁老人长寿补贴金调高到每人每年7200元,并且实现按月发放,有力地保障了高龄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规范实施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查体制度。卫生部门从全市所有的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集中抽调查体人员,逐村上门为老年人进行免费查体。对每名查体者都出具体检报告并建立健康档案,对体检中发现有异常的老年人定期复查,并对老年人进行意外伤害预防和自救等方面的健康教育。

二、加大力度,不断健全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结合养老事业发展特点,坚持政府引导,创新办法举措,深化体制改革,制定出台了《寿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在土地、税费等方面支持鼓励养老服务业发展。优惠配套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参与养老事业的积极性,在全市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机制市场化、服务管理规范化的发展格局。全市共有老年福利机构7处,养老床位总数7040张,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32张。在建医养综合养老项目7处,设计床位3500张。建成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养老服务设施90处。

依托“12349”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在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站点,配送流动服务车,发放老年手机的基础上,通过电话呼叫、网络、手机app等信息化方式,向社区居家老人提供一键式上门服务。目前,平台已有加盟企业1300多家,涵盖政务咨询、养老、医疗等社会服务200多项,免费发放老年手机2000部,平均日访问量达90件,服务范围覆盖城区及15个镇街区,累计近10万名老年人享受到便捷的居家养老服务。

充分依托潍坊护理职业学院等院校,对养老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同时,通过组织技能操作培训及竞赛进一步提高养老护理员的职业道德和从业技能。近3年来,共组织养老服务人员参加省、市等各类养老职业技能培训达12期,培训人员300余人,实现了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96%以上。同时,积极推进养老服务管理规范化,按照国际化服务标准,实施分级管理、综合评估,进一步规范养老服务行为,寿光市榆园等2家养老机构已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在主城区,构建起城东以市福缘颐养中心为纽带,城南以圣湖新天地养老项目为纽带,城北以城投·太阳城为纽带,城西以西城养老中心为纽带,城中以德如玉孝老城项目为纽带,东西南北中五位一体养老服务网络,满足城区及周边老年人的社会养老需求,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三、认真落实政策法规,老年优待和维权工作深入开展

为保证省、市优待老年人规定落到实处,全市各级老龄组织都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一是在老年节期间,市委常委分头走访慰问百岁老人和省级以上老劳模代表,并为老劳模送去慰问品;二是依法推动老年维权工作。2013年,新修订《老年法》正式颁布实施,寿光市老龄工作部门认真组织开展《老年法》的宣传,将老龄问题和老龄工作方针、政策宣传到位,落实到位。认真做好为老服务工作,建立健全维权机构,依托“老年维权示范站”的作用,切实保障全市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三是充分发挥慈善救助平台作用,全面开展“夕阳扶老”工程。在市直部门和各镇(街区)积极宣传发动和帮助下,多年来慈善专项助老救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深受群众欢迎。四是“银龄安康工程”稳步推进。“银龄安康工程”自2009年实施以来,通过采取政府赠、集体捐、个人买、子女送等形式,全市70%以上的老年人自愿投保,对完善医疗保险体系、提高老年人抵御风险能力、减轻家庭负担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2014年潍坊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加快实施“银龄安康”工程,全市60至80周岁老年人投保率达到50%以上,3年内实现全覆盖的目标。2016年我市将60至80周岁适龄老人全部纳入参保范围,实现了“银龄安康工程”全覆盖。

四、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增强社会的敬老氛围

老龄工作涉及到全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老龄工作部门始终坚持主动与有关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展一些具有社会影响的尊老敬老助老活动,通过活动推动老龄工作的开展,营造社会的敬老氛围。

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文体活动,先后开展了敬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参与山东省银龄特困救助活动,潍坊百佳孝星评选活动,在全市开展老龄宣传用语征集活动和“十大孝星”、“十大寿星”评选活动,以“关注老人健康,关爱老人生活”为主题的为农村五十五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摄影活动、潍坊市老龄工作表彰活动等。结合孝亲敬老先进典型及“敬老月”活动的宣传,不断增强公众敬老意识,营造了创先争优、争做敬老楷模的良好社会风尚。

在市老年体协成立的基础上,我市各镇街、村、社区相应成立了多支文艺宣传队、舞蹈队、体育运动队等团队,活动经常。群众文化艺术节、周末群众大舞台、文明之夏、人民广场体育大舞台、体育之星系列活动搭建“老有所乐”平台,受到了老年人的广泛称赞。

大力开展银龄行动,鼓励更多的老年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实施孝德工程,开展“道德模范”、“寿光好人”、“感动寿光人物”等创建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进家庭美德建设。广泛组织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孝星”、“最美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从自身做起,自觉为老人办实事、尽孝心。

当前,全社会尊老敬老的氛围日益浓厚,爱老敬老助老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风尚。老龄工作为造福广大老年人,促进全市和谐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五、切实加强基层老龄工作,强化老龄工作队伍建设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 共0人参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