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龄事业 > 烟台市举办老龄事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8月15日下午,烟台市老龄办联合市民政局、市卫计委召开“烟台市老龄事业发展情况”。会上公布了“十二五”以来全市老龄事业发展情况,展望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趋势、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截止到2015年底也就是“十二五”末,烟台市60周岁以上口达到153.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约23.5%。预计到,烟台市老年人口将突破180万人,占比将达到27%。烟台人口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将呈现出老年人口增长快、规模大,高龄、失能增长快,农村老龄问题突出,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独居化加速,未富先老矛盾凸显等特点。全市15个县市区,除莱山、开发区、栖霞的比重为19%外,其他县市区老龄化程度都超过了20%。老龄化程度最高的是昆嵛山区,老年人占比达到了31%;莱州27%、牟平27%、蓬莱26%。老年人的经济供给、照护、精神慰藉等需求增加,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和照护服务等方面的任务会更加繁重。
截至上半年,烟台市总数达到251处(其中,医养结合养老机构7处),床位总数5.23万张,千名老人拥有床位达到35.3张(其中护理型床位占15%),在建、筹建养老机构35处,设计床位3万余张,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养老服务设施总数达到994处,服务信息平台入网老年人突破20万人。建立了35亿元引导基金,为养老服务业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烟台将有一系列的动作助力产业发展。9月6日,烟台市老龄产业协会将正式成立。 2016中国(烟台)国际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博览会也将拟于10月28日至31日在烟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届博览会将为老龄产业的相关企业以及投身老龄产业的仁人志士搭建一个交流、合作平台,实现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打造国际化、专业化为一体的老龄产业盛会,助力烟台老龄产业发展。与此同期,10月28日,还将举办2016烟台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高峰论坛。
到“十三五”末,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9064+4”格局,即90%老年人居家养老、6%老年人社区养老、4%老年人机构养老,与此同时,构建4种医养结合类型,即养医型、医养型、并重型、网络型,具体讲就是“大养老+小医疗型”“大医疗+小养老型”“医养并重型”“分散养老+医疗网络型”。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40张以上,其中护理型床位达到养老床位总数的40%以上。全市基本建立健康服务业体系。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7%,打造国内最佳健康服务业基地式城市,推动实施“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