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特点分析
1、我国
老年人绝对数量大,发展态势迅猛。 据调查显示,世界
老年人口总数的 20%都被我国 老年人口所占据,人口老龄化年均增长率约为总人 口增长率的 5 倍, 从 2011 年到 2015 年,
养老,
养老院,养老服务,
居家养老,农村养老,社会养老,
养老社区,养老网,全国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由 1.78 亿增加到 2.21 亿,老年人 口的比重由 13.3%增至 16%。如此巨大的老年人口 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让我国较其他国家提前进入了 老龄化社会。
2、地区间发展不均衡,城乡倒置。一方面,20 世纪 70 年代,受“少生优生,晚婚晚育”的计划 生育政策的影响,城镇生育率较农村生育率低;另 一方面,农村大量年轻劳动力去往一线二线城市发 展,农村老年人口增多,尤其空巢
老人和独居
老人 居多,农村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这些方面导致人口 老龄化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城乡倒置。
3、高龄化趋势加剧。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 研究中心教授杜鹏[5]提出高龄老人的病残率较其他 老人更高,需要的关心照顾程度较其他老人也更 多,高龄老人是老年人中最为脆弱的群体,是解决 好养老问题的重难点。据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每年 新增长 100 万高龄老年人口,这种大幅度增长的态 势将持续到 2025 年。
4、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增速加快,比重增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家庭模式中传统三 世同堂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家庭趋于小型化,加 之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子女陪伴父母的时间 变少,使得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正在逐渐弱 化。据最新调查显示,预计到 2020 年,独居老人 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 1.18 亿人左右,独居老人 和空巢老人将成为老年人中的“主力军”。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龄人口的供给支 付额度对人口比例较小的青壮年形成极大的压力,社会财富 创造与现代化建设无法满足老龄人口的快速发展需求。从而 导致经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问题产生较大的矛盾,特别是在 经济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无法满足老龄人口的抚养需求,很 多地方财政出现赤字。从实质上来看,人口老龄化程度并不 是社会经济压力的决定因素,但老龄人口保障必须有着充分 的经济基础和社会资源。但我国当前的情况仍不具备足够的 经济基础和社条件,所以老龄化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 大的压力。相关学者预测,我国在未来40年内会达到人口老 龄化高峰,也是经济压力的高峰期,社会发展会受到空前的压 力。
1、人口老龄化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 影响。
老年人本身就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随着年龄 的不断增长,老年群体自身的免疫功能也会逐渐下 降,生理机能开始退化,老年痴呆、心脑血管疾 病、风湿病等都是老年群体中常见的疾病。由于老 年人自身健康状况和社会角色的改变,常容易产生 悲观、抑郁、孤独和焦虑等一系列不良心理和情 绪,而如今的家庭结构模式越来越趋于小型化,子 女忙于工作无心照料在家的老人,更别说是精神上 的交流,因此,很多老年人精神状态比较差,他们 需要社会的关心和理解。老年人是社会的一种宝贵 财富,古俗语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人 的知识储备和生活阅历是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的, 老一辈人对革命的建设和历史的贡献更是值得全社 会敬仰的,全社会应将老年群体视为宝贵财富去尊 敬爱护他们,要知道每一个人都会变老,我们不应 该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每一个老年人,尊老爱幼是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发扬光大。
2、人口老龄化使家庭养老问题突 出。
北京大学袁方教授认为解决中国老龄化的问 题单靠哪一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各方努力, 需国家、社会和家庭相互结合。如今的家庭结构模 式大多数为传统的“4-2-1”家庭,即四个老人, 夫妻双方,一个孩子,意味着两个子女要承担赡养 四个老人的义务,这无形中加重了家庭成员的养老 负担,并且受西方文化的冲击,我国传统的家庭观 念正在逐渐淡化,家庭养老功能也在弱化,老年人 的物质和情感需求得不到相应的满足,而这种现象 在农村尤为严重,农村大量中青年劳动力去往经济 更发达的一、二线城市发展,使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农村高龄老人养老问题严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 成了城乡发展不均衡,我国的养老问题遇到瓶颈。
3、人口老龄化加重了我国经济负 担。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龄人口的供给支 付额度对人口比例较小的青壮年形成极大的压力,社会财富 创造与现代化建设无法满足老龄人口的快速发展需求。从而 导致经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问题产生较大的矛盾,特别是在 经济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无法满足老龄人口的抚养需求,很 多地方财政出现赤字。从实质上来看,人口老龄化程度并不 是社会经济压力的决定因素,但老龄人口保障必须有着充分 的经济基础和社会资源。但我国当前的情况仍不具备足够的 经济基础和社条件,所以老龄化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 大的压力。相关学者预测,我国在未来40年内会达到人口老 龄化高峰,也是经济压力的高峰期,社会发展会受到空前的压 力。
4、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资源的日渐紧张使得 社会经济不断震荡,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人口老龄化对社会 发展的影响。城镇化进程促使我国农村的劳动力不断转移向 城市范围,大量人力资源的聚集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城 市缺乏青壮年群体的不足,但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压 力,资源紧张、就业压力、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都受到较大的 冲击。同时由于农村生产力的大量转移,使农村生产力日渐 匮乏,从而呈现出严重的空巢现象,很多农村老龄人口缺乏生 产能力和生产技能,经济收入极其微薄,加之老年人口基数的 不断增大,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不到位,很难有效解决农村老 龄人口的赡养问题,从而导致社会贫富阶级矛盾的加剧,造成 社会公共安全和农村社会稳定潜在的威胁。
5、人口老龄化对文化的影响
我国文化自古推崇孝道,百善孝为先,孝在中国传统文化 中有着极其浓重的尊老思想。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 加剧,老龄人口日渐增多,而青壮年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大多为独生子女,在赡养、关怀老人方面普遍存在着力不从心 的情况;加之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逐渐增大形 成普遍的物质至上的价值观,导致养老从以往的“用心”逐渐 转变为“用钱”模式,传统家庭观念中赡养父母的思想逐渐转 变为用物质、金钱供养老人的思想。这种情况的普遍存在使我国传统文化中“孝”的精髓与经济资源挂钩,导致我国5000 年的“孝道”文化逐渐歪曲、遭受极大的挑战。
三、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
1、实行与人口协调发展的经济战略
要统筹处理好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关系, 将人口老龄化问题作为重大的经济问题,实行与人口老龄化 问题相协调的经济发展战略。其一,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战略,不断提升社会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