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本市“十四五”期间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沪府办规〔2021〕13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为深入贯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落实《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和《上海市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市养老服务发展“十四五”规划》要求,推动养老服务设施高质量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推进本市“十四五”期间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十四五”期间,本市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围绕“增量、增能、增效”,落实布局专项规划,进一步织密网点,均衡布局,推动机构养老服务更加专业优质、社区养老服务更加方便可及、家庭照料能力不断增强;实现基本养老服务“应保尽保”,设施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功能不断提升,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更加充分发展。

  二、主要目标

  到“十四五”末,本市养老服务设施重点实现以下目标:

  (一)养老机构

  通过新增优质、提升存量,推动养老机构标准化、专业化建设。全市养老床位总量按照户籍老年人口的3%确定,不少于17.8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占全市总床位的比重不低于60%,认知障碍照护床位达到1.5万张,新增保基本养老床位1万张。发展“养老院+互联网医院”模式,深化推进医养结合。

  (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全面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各区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筑面积不低于常住人口每千人40平方米。其中,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达到500家;社区老年助餐服务供餐能力达到每天25万客。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户数不少于25000户。

  三、扶持政策

  “十四五”期间,由市、区两级财政统筹建设财力和福利彩票公益金等资金,对纳入规划的养老服务设施给予扶持。

  (一)加大新增养老机构补贴力度

  对政府投资新建或改造并形成产权的保基本养老机构,以及社会投资举办并形成产权的保基本养老机构,由市级建设财力给予相应补助。(具体标准及要求详见附件)

  对社会投资改造并形成产权的保基本养老机构,由市级福利彩票公益金按照每张床位2万元的标准予以补贴;对其他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市级福利彩票公益金按照每张床位1万元的标准予以补贴。区财政均按照不低于1∶1配比,中心城区、老龄化程度较高(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郊区可按照不低于1∶1.5配比。

  新增养老机构的床位不可叠加享受市级建设财力补助和市级福利彩票公益金补贴。

  各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区养老机构开办、场地租赁、维修、日常运营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二)加快建设认知障碍照护床位

  对养老机构(含长者照护之家)中设置的认知障碍照护床位,由市级福利彩票公益金按照每张床位1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区财政按照不低于1∶1配比,各区可加大配比力度支持发展;由市级福利彩票公益金补贴的新增养老机构(含长者照护之家)同时设置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可叠加享受新增床位和认知障碍照护床位补贴。

  市级福利彩票公益金对每个认知障碍照护单元给予一次性补贴10万元。各区对认知障碍照护床位给予运营补贴,自正式执业之日起补贴三年,按照每张床位第一年5000元、第二年3000元、第三年2000元的标准进行扶持。

  各区可结合本区养老机构发展情况和管理要求,细化运营补贴资金具体拨付办法。

  (三)加快建设护理型床位

  支持养老机构(含长者照护之家)设置护理型床位,对符合本市设置标准的护理型床位,按照每张床位2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由市级福利彩票公益金和区财政各承担50%。

  (四)支持存量养老机构升级改造

  推动全市存量养老机构升级改造,对符合要求的改造项目,市级福利彩票公益金按照总投资额的30%给予补贴,各区按照不低于1∶1配比。市、区两级总补贴金额按照每张床位1万元封顶,具体实施办法另行制定。

  除文件规定内容之外,上述第(一)(二)(三)(四)项补贴政策中对每张养老床位的市级补贴政策均不可叠加享受。

  (五)大力支持“养老院+互联网医院”发展

  鼓励各区特别是农村地区推广“养老院+互联网医院”,并将其纳入本市养老服务机构“以奖代补”政策中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奖项目,具体实施办法另行制定。

  (六)全面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1.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重点引导各街镇建设含托养功能的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将日间照护中心作为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标配,形成综合补贴机制。对建筑面积在800平方米(含)以上的,市级福利彩票公益金一次性补贴100万元;建筑面积在800平方米以下500平方米以上的,市级福利彩票公益金一次性补贴50万元。各区按照不低于1∶1配比。以上面积标准不含设置在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内的长者照护之家面积。

  2.长者照护之家。市级福利彩票公益金按照每张床位1万元给予一次性补贴,各区按照不低于1∶1配比。由各区给予运营补贴,自正式执业之日起补贴三年,按照每张床位第一年5000元、第二年3000元、第三年2000元的标准进行扶持。公用事业收费、购买综合责任保险等优惠及资助标准参照养老机构相关政策执行。

  3.老年人日间照护机构。单独设置的老年人日间照护机构,由市级福利彩票公益金按项目建设投资额分档补贴:30万元(含)-59万元的,一次性补贴15万元;60万元(含)-99万元的,一次性补贴30万元;100万元(含)-149万元的,一次性补贴40万元;150万元以上(含)的,一次性补贴60万元。各区按照不低于1∶1配比。

  4.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市级福利彩票公益金按照供餐能力分档补贴:社区长者食堂供餐能力在每天800客及以上的,一次性补贴50万元;500(含)-799客的,一次性补贴30万元;150(含)-499客的,一次性补贴10万元。老年助餐点,一次性补贴1万元。各区按照不低于1∶1配比。

  5.示范睦邻点和家门口养老服务站(点)。重点在农村地区建设示范睦邻点,鼓励在中心城区建设具有“微日托”、“微助餐”等照料功能的家门口养老服务站(点)。由市级福利彩票公益金对每个点给予一次性补贴1万元。各区按照不低于1∶1配比。

  6.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建设面向老年人的社区体养结合场所,为老年人提供体质测试、基础健康检测、科学健身指导、慢性病运动干预、运动康复训练、健康知识普及等“一站式”运动康养服务。建筑面积在50平方米(含)至99平方米的,一次性补贴15万元;建筑面积在100平方米(含)至149平方米的,一次性补贴20万元;建筑面积在150平方米及以上的,一次性补贴25万元。由市级福利彩票公益金和区财政各承担50%。

  上述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相关的市级补贴资金,不超过相应设施实际投资金额的50%。各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区设施建设和运营的补贴政策。

  四、配套措施

  (一)明确责任主体

  各区政府是本市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其中,养老床位建设,中心城区和郊区分别按照户籍老年人口的2.5%和3.5%落实责任指标,对老年人口导出较多的中心城区,养老床位实行本区在地建设与全市统筹建设相结合的方式予以落实。

  各区政府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情况纳入年度考核范围,并从设施总量、均衡布局、功能提升、服务统筹保障等多方面综合考量。其中,各区保基本养老床位不少于户籍老年人口的1.5%。

  (二)建立全市养老床位统筹建设机制

  老年人口导出较多的中心城区,市民政局根据其养老床位建设实际情况,结合全市养老床位分布情况,将该区部分养老床位责任指标统筹交由有关区建设,重点由五大新城落实建设。加大五大新城养老床位建设力度,结合全市老年人口总量、分布情况和养老床位布局需要,进行统筹配置。其他区在完成本区床位责任指标的前提下,也可承担统筹建设床位指标。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三)完善养老服务设施配套政策

  市民政局会同市发展改革、财政、规划资源等部门研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强监管,不断提高本市基本养老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1.编制新一轮全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明确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设施分区域、分类型配置导则。

  2.完善保基本养老机构(床位)建设与管理办法,明确保基本养老机构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 共0人参与
最新评论
养老资讯
最新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