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养老地产遭遇困境:公推社区养老模式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太和养老网讯:目前,各大省市都在探索养老产业未来的发展模式,而在这种探索道路中,养老地产的发展却遭遇了空前的危机,畸形的发展模式受到很多人的“反感”。

 

近期,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部下发,小编梳理后发现,根据去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有关要求,2014年各地继续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养老服务业,其中“社区养老”这一养老模式被17个省份的政府报告提及并推广。

 

险企养老地产突遭围猎 17省政府报告推社区养老

 

养老地产突遭围猎 17省政府报告推社区养老

 

地方政府竞相推行社区养老的同时,险企“圈地”的步伐并没有停止。1月22日,复星国际与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再度合作,宣布组建合资公司,将在中国内地的养老地产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2月17日,泰康人寿宣布斥资7.59亿元,在海南三亚购地230亩,用于建设高端养老社区,预计容纳量为1000人。

 

无疑,地方政府鼓励并将推行的“社区养老”模式与险企、地产商开发的养老地产形成竞争态势。泰康人寿北京地区某养老社区推广专员告诉小编,推广养老社区保险产品的阻力很多,包括家庭经济条件、子女原因、客户个人意愿等,但其中最大的阻力就是客户不愿意从住了几十年的房子里搬出来,“中国人安土重迁”,尤其是老人。

 

而根据小编对北京地区部分社区养老机构的调查发现,社区养老模式目前还没有被大面积推行。此外,从收费标准来看,社区养老机构的护理费用并不低于险企、房企等投资机构的养老社区的相关费用。

 

多省份推社区养老模式

 

为业内共识的是,目前的养老模式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模式(没有任何养老机构参与的养老模式),第二类是社区养老,第三类是机构养老(险企、地产商、酒店等主体开发的养老社区)。

 

其中,“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在为居家老人照料服务方面,又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

 

据小编统计,鼓励社区养老机构发展的17个省市中,超过一半已经出台了具体的措施。各地政府报告显示,江苏省将在未来“新建2000个社区养老中心”,浙江将“新建4000个城乡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照料中心”,北京市提出“建设80个街道乡镇养老照料中心”,上海将“为29万名老年人提供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湖北“新建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中心(站)和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800个”,甘肃将“建成100个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000个农村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从总量看,政府预建社区养老机构的绝对数量远远超过险企、房企目前预建和在建养老社区数量。

 

地方政府在建设社区养老护理中心的同时,也在新增床位方面与险企等投资主体展开竞争。比如浙江将“新增养老机构床位2万张”,上海“2014年新增养老床位5000张”,天津将“新增床位6000张”,黑龙江“新增床位1.2万张”……

 

对此,某在建养老社区险企内部人士认为,和保险公司养老社区相比,社区养老机构多由政府搭建平台,企业运营。政府管理与企业市场化运作很难在利益上达成共识,“吃不到一个锅里”是其致命弱点。而保险公司不存在这个问题,完全市场化运作,主体单一,责任明确,服务更到位。对于业界担心的盈利模式问题,该人士表示,“大家都说保险公司开发养老社区盈利模式不清晰,但目前哪一种养老模式盈利清晰了?社区养老机构的盈利模式也不清晰。”

 

该人士认为,保险公司的养老社区定位在中高端客户,重在服务和医疗,并且与养老金等产品相结合,保障更完整。

最新评论
养老资讯
最新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