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简介:时英平,南京银杏树老年人服务中心副总院长,南京银杏树老年人服务中心是集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管理系统,社区养老,残疾人托养为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托残福利机构。不论是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所需的保洁、维修、搬迁、照护,还是机构养老,时院长和他的团队成员为所在地区提供了几乎涵盖了所有养老服务项目的服务。希望通过本期和时院长的交流,让大家了解一下一家养老机构是如何把这些服务项目统一起来的。
图为时英平先生工作近照
养老网:欢迎欢迎时院长作客“对话养老院”,您还是先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南京银杏树老年人服务中心的情况吧。
时英平:南京银杏树老年人服务中心(连锁)成立于2008年,是集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管理系统,社区养老,残疾人托养为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托残福利机构。现拥有全托床位400余张,有着创办连锁养老院和管理大型养老院的丰富经验。同时,银杏树团队承接了几所院校老年管理服务专业人才的教学培训工作和政府购买服务。5年的发展,得到了老人、家属、政府、社会各界的高度好评。2013年被南京市民政局定位“南京郊区县依托机构养老拓展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的第一家试点机构,并向南京市各郊区进行推广。
养老网:南京银杏树老年人服务中心已经形成涵盖多范围养老服务的连锁机构,您属于其中某分机构的院长吗?
时英平:我是负责整个老年服务中心运营的副总院长,主要负责运营、策划、人力资源,对各个分机构进行质量监督。下面各分机构有自己的负责人。
养老网:领导层都在一个地方办公进行总调度?
时英平:不是,我和总院长就不在一个地方,我们分别在两个养老机构,当然,我们所操心的事情是一样的,都要为各个机构的运营负责。
养老网:从我的经验来看,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管理系统、社区养老、残疾人托养,虽说都是为老服务,但它们在具体工作中差别很大,比如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管理系统简直就是两码事,南京银杏树老年人服务中心是如何做到把这些服务统一的呢?
时英平:这得需要一个过程,也是我们在做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这么一个统一涵盖了所有养老服务模式的养老机构。我们南京银杏树这个品牌的起家是做机构养老的,在主城区有两家养老机构,床位都是100人左右。残疾人托养、政府小餐桌都可以在机构养老里实现。那么,如何解决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管理系统呢,我们就成立了一个家政服务公司,满足居家和社区养老老人。因为我们在实际的为老过程中,发现有的老人并不需要去机构养老也不需要特别的服务,他们可能只需要保洁服务、装修维修服务等的,这完全超出了养老服务范畴,但又的确是老人生活所需的。那么,我们就专门成立这么一个家政服务公司,给他们提供上门服务。
养老网:我们知道家政工作人员和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区别,他们在咱们南京银杏树老年人服务中心的分工又是怎样分配的呢?
时英平:家政公司的员工和养老机构的员工有重合和交叉,如果居家养老管理系统和社区养老的老人需要的起居照料,那么,我们派在机构有工作经验的护工前去;如果是只需要保洁、搬迁、清洗等服务,我们就派专门的家政人员去。专业人员做专业的事。
养老网:你们如何搜集这些居家养老管理系统和社区养老老人的资料信息呢?
时英平:最开始是因为我们银杏树机构养老品牌出去了,有人联系我们需要上门服务。督导员就会去跟踪随访,这期间就会得到老人的反馈,我们再把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和梳理,让两个单位(家政公司和养老服务人员)资源共享,把不同的服务放到不同的部门。督导员跟踪随访的过程也是一个业务拓展过程,了解老人的周边信息,有一些老人自动会介绍邻居、亲朋好友,有的老人看见我们去服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