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助推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标准化工作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多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相关工作做出重要部署。尤其是2014年民政部等五部委联合颁布《关于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加紧完善包括社区养老服务标准等在内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的战略目标,提出“在社区养老服务方面,加紧制定社区养老服务基本规范、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基本规范等标准”,“积极研究制定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标准”,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标准化工作正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主要成绩
(一)创设氛围,整体认识不断深化
“十二五”时期,标准化被列入现代民政的组成内容;2014年《关于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标准化作为“推进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基石”和“为老服务的准则和依据”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加紧制定社区养老服务基本规范、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基本规范等标准”、“积极研究制定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标准”等任务被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标准化工作的地位得到提一步提升,《全国民政标准化“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 “在养老服务标准方面,着重开展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供给等标准研制”;同年《生活性服务标准化发展“十三五”规划》亦指出要“制定居家养老管理系统、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和医养结合领域的服务质量、服务等级划分、服务评价等标准”;2018年,《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发展规划(2017—2020年)》进一步提出,要“开展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供给等标准研制”,“关注标准化、重视标准化、崇尚标准化”、“学标准、懂标准、用标准”的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标准化工作氛围进一步形成。
(二)建章立制,管理机制日趋完善
国社会福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5)于2009年获批成立,负责全国社会福利机构服务质量、环境等专业领域标准化建设工作,归口管理MZ 008-2001《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MZ/T 032-2012 《养老机构安全管理》、GB/T 33168-2016《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基本要求》《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基本规范》、GB/T 33169-2016《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设施设备配置》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此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4)、全国残疾人康复和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8)也从不同角度参与了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标准化研究、标准制修订与归口管理工作,为提升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业标准化水平提供了基础与借鉴。
(三)顶层设计,战略规划有效实施
2014年1月,民政部等五部委编制发布《关于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作为我国首部养老服务业标准化建设意见,该文件首次从国家宏观战略高度和我国养老服务业标准化现实需求出发,依据国家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研究提出未来我国养老服务业标准化工作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完成了对养老服务业标准化工作的顶层设计,对于我国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标准化工作的科学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急用先立,标准研制逐步开展
在有关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我国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标准制修订工作不断推进,截至2019年,我国已发布和在研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国家标准3项,发布行业标准1项、省级地方标准49项,覆盖日间照料、生活照料、康复护理、陪同就医、助餐、助浴、服务设施配置、宜居社区建设等内容。上述标准的发布实施在规范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