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晚报讯 “我们老了怎么办?”本报昨日进行了调查,多数年轻人表示他们推崇社区养老和老年公寓式的养老方式,改善目前的家庭养老方式。
老了就去养老院
“听到独居老人死在家中,而无人知晓,心里很不是滋味。”在事业单位工作的陈俊告诉记者。虽然陈俊是一个80后,但已婚的他已经感受到了家庭的重担。“现在一般的家庭都是独生子,等他们长大了,既要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又要照顾四个老人,还要抚养年幼的孩子。”他感慨地说,如果我到了老年,我甘愿去养老院,为孩子着想,也给自己一个轻松愉快的晚年。
对此表示同样看法的80后还有很多,曹传国认为,“空巢老人太可怜了,生活几乎没有人照顾,很难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他表示,老人不肯去疗养院或者养老院可能是因为思想观念转变不过来,如果转变过来,去有专业护理的养老院生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在养老院,能跟三五个老友们一起唠嗑,一起晒太阳,一起活动老胳膊老腿,想想都是件快乐的事。”
养老模式要改变
“社会在向着老龄化迈进,老年人越来越多,关系到千家万户,如何才能让老年人在小区中居住更加舒适安全,满足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的需求,已经是我们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学院党总支书记姜长征表示。
据姜长征介绍,近年来我国已经开始在考虑使住宅设计逐渐去适应社会老龄化的发展,比如有些社区提倡创建无障碍社区等,目的就是为了给老年人以及行动不方便的人群提供方便。
“老年人身体较虚弱,行动不便,这就要求老年人的住宅设计应当考虑到无障碍设施。屋内留有阶梯以及复式楼层对老人来说, 都多有不便。同时,卫生间内也要做好防滑措施,房屋应当宽敞明亮 ,屋内光线充足。”姜长征说,在老年人家中安装报警系统,报警系统可随时与社区工作人员或者小区保安进行互动也是必不可少的设计措施。
“不仅仅住宅要适应老龄化发展,社区更要注重老龄化发展的趋势。”姜长征说,作为老年人主要活动的场所地,社区应该尽可能地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娱乐场所,让老年人老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