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函〔2019〕715号
初建美、朱桂艳等9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进一步提高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水平的建议”收悉。你们的建议对于发展养老服务,满足老龄人居家社区养老需求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经商司法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卫生健康委、体育总局,现答复如下:
中央高度重视发展养老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对建设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等提出要求;李克强总理多次直接听取养老服务工作情况汇报,在今年两会期间专门强调发展社区养老服务。近年来,民政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推动养老服务发展取得较好成效。一是政策制度逐步完善。国务院和相关部门连续出台多项措施推动养老服务发展,《政府工作报告》连续将养老服务纳入重点落实任务分工;民政部及相关部门配套出台具体指导性文件50多件,涵盖了养老服务各领域;养老服务业连续纳入“十二五”、“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层面出台涉老专项规划22部,养老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服务体系正在建构。截至2019年1月底,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6.38万个,各类养老服务床位合计746万张。助餐、助浴、助急、助医等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普遍推开,大多数养老机构开展了医养结合服务。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逐步融入养老服务。养老服务与旅游、金融、食品、住宅等产业相互融合,供给更加多元丰富,养老有了更多“新体验”。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正在加快建设。三是服务质量逐步提高。从2017年开始,开展为期四年的全国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从排除安全隐患、规范基本服务入手,逐步向标准化、系统化、信息化的长效监管过渡。颁布了《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等国家标准,推动养老机构服务质量逐步提高。四是福利制度逐步健全。高龄津贴制度已实现全国省级层面全覆盖,30个省份建立了养老服务补贴制度,29个省份建立了老龄人护理补贴制度。2680万老龄人领取高龄津贴,354万老龄人得到养老服务补贴,61万失能老龄人享受护理补贴。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是发展重点。如各位代表提出的,受传统养老观念、家庭经济条件等多重因素影响,居家社区养老是老龄人选择的主要养老方式。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以社区为依托,采取全托、日托、上门等方式,为社区或居家生活的老龄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紧急救援、精神慰藉等服务和产品,顺应了90%以上老龄人居家和社区养老的意愿,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我们推动养老服务发展的重点,有关部门立足各自职责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
在服务体系方面,民政部正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合力实施社区养老相关重点项目。会同财政部继续深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系统总结前三批试点经验做法,部署开展第四批改革试点;配合发展改革委实施城企联动普惠养老服务专项行动和相关专项规划;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计划,开展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二是完善税费优惠政策措施。配合财政部、税务总局研究制定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享受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的扶持政策。针对水电气热居民价格优惠政策落实难问题,配合发展改革委推动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享受水电气热居民价格政策落地见效。三是落实养老服务设施分区分级规划建设要求。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自然资源部在全国部署开展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情况监督检查,重点清查整改规划未编制、新建住宅小区与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未落实、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未达标、已建成养老服务设施未移交或未有效利用等问题。指导地方探索将空置公租房免费提供给社会力量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四是完善医养结合政策。配合卫生健康委制订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规范管理、推动医养结合服务发展等政策文件。配合医保局等部门研究建立长期照护服务项目、标准、质量评价等行业规范。完善全国统一的老龄人能力评估标准,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衔接的专业化长期照护服务体系。
在卫生健康方面,原卫生计生委于2015年报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关于推进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发挥卫生计生系统服务网络优势,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为老龄人建立健康档案,为65岁以上老龄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鼓励为社区高龄、重病、失能、部分失能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行动不便或确有困难的老龄人,提供定期体检、上门巡诊、家庭病床、社区护理、健康管理等基本服务;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与社区、居家养老结合等。同时,出台《关于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的指导意见》,鼓励医联体内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依法到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执业;报请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推动智慧健康养老工作。
在法律援助方面,司法部推动做好老龄人法律援助,各级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将老龄人列为重点服务对象,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将赡养、婚姻、继承、医疗、消费维权等老龄人权益保护密切相关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补充事项范围,对孤寡、残疾、失能半失能、80岁以上高龄以及空巢老年人实现“应援尽援”;加大便民服务工作力度,为老龄人申请法律援助开通绿色通道,依托有关场所,建立法律援助站点1900个;努力提高办案质量,完善案件指派工作,指派熟悉老龄人身心特点的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服务;2018年全国有12万余名老龄人获得法律援助。
在社区体育方面,体育总局大力支持社区体育设施建设,2018年共投入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5.9亿元,资助建设社区健身场地设施;实施农民体育建设工程项目,会同财政部安排中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2亿元,面向行政村和社区实施农民体育建设工程项目,支持4000个项目,累计投入体育总局本级彩票公益金超过50亿元建设了57万多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达到88%;配合发展改革委落实《“十三五”公共体育普及工程实施方案》,支持建设县级公共体育场;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会同财政部安排财政资金9.3亿元,补助1277个公共体育场馆;支持配合住房城乡建设部修订实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相关内容和标准;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统筹考虑老龄人等体育需求,具备条件的城乡社区应配置适合老龄人使用的体育场地设施。
在家政服务方面,商务部推动完善法规标准,出台了《家庭服务业管理暂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