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云南养老难题如何破解,记者深入社区、养老机构窥探昆明养老产业发展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11月3日,“十四五”规划建议正式对外发布,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民政部预测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全国老龄人口将突破3亿人,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

  2019年底,昆明全市60周岁以上户籍老龄人口达111.4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9.23%,已经接近中度老龄化。随着我省绿色发展“三张牌”战略推进,昆明举全市之力打造中国健康之城,正逐渐成为更多人养生养老目的地。记者连续多日深入社区、养老机构,窥探昆明养老产业的发展。

  关于养老:选养老机构就像谈恋爱

  采访中,记者发现,市民普遍对老龄化社会有所认知,许多人认为昆明老龄化更加突出。

  家庭、社区、专业机构是我国养老的三大组成部分。大家认为,家庭养老天经地义,社区养老逐步深入千家万户,对机构养老的认识却一言难尽。一位市民风趣地说:“选择养老机构就像谈恋爱,明明双方都有需求,养老院也不少,但找一个合适的确实很难。拖着拖着,老年人们也就不想了。”

  居家养老:她辞职照顾重病父亲

  家住新闻里小区的刘玲,正在为给自己70岁的父亲找一个合适的养老机构而发愁。

  刘玲,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典型第一代独生子女,婚前和父母住在新闻里小区。她婚后刚生完小孩,父亲就因脑梗行动不便。为照顾父亲和孩子,她辞去了工作。目前,她儿子已经上幼儿园,父亲的病却越来越严重,日常生活起居都离不开她和母亲的照料。有一次刘玲去卫生间倒水,一转身看到坐在椅子上的父亲往前倾,她跑过去抱住了险些栽倒的父亲。从此,出门时她只能让父亲躺在床上或用带子绑在椅子上。

  “十一”期间,为了让父亲坐着轮椅和孩子一起出去玩一天,刘玲和母亲用了一个多小时,才把父亲从四楼搬到一楼。因为是老小区,楼道很窄,父亲个子高,她和母亲又比较瘦小,垫凳子、背、抱、扛,只要能想到的方法都用了,刘玲擦了擦眼泪说:“没办法,爸爸好久没有下来晒太阳了。”最近一年,母亲为了照顾父亲瘦了四五公斤,母女俩无奈之下开始关注各种养老机构的信息。“下不了楼,即使请护工也没有多大用,社区养老和我们的诉求也有差距。打听了不少也跑了不少,合适的养老院一床难求。”刘玲说。

  

  社区养老:食堂等配套日趋完善

  上午11点刚过,陆续有七八十岁的老年人进入官渡区关上中心区社区大院,直奔爱心食堂。老年人们一般点的是10元套餐,两荤两素一汤一咸菜加米饭。一位爷爷说,最近一两年,他们老两口几乎每天来这里吃饭,省去做饭的麻烦,分量也很足,吃不完的带回家热热,当做晚饭继续吃。每天中午,有100多位老年人到食堂就餐,食堂还开设了电话免费送餐服务,为更多的老年人提供方便。

  除了食堂,关上中心区社区“为老服务驿站”还为老年人提供公共医务、智能管理、家政服务、日间照料、温馨小店、生鲜小屋、文化服务等8项服务,在社区大院临街设置了服务点。与此同时,该社区也开设了老年大学,先后已有500多位老年人参加学习。

  记者了解到,昆明一些较新的小区也已配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据星宇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苏秀芬介绍,该社区于2015年成立星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含老年爱心食堂、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阅览室等,服务中心设在星泽园,覆盖星泽园、星云园、星宇园、星辰园4个小区。每天中午到食堂吃饭的老年人由最初的2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100多人。苏秀芬说:“见到工作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感觉到老龄化浪潮扑面而来。”

  关上中心区社区于2010年启动社区居家养老项目,在全省处于前列。尽管如此,该社区党总支书记张慧表示,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还有许多问题等待解决。虽引入了第三方,但由于社区面积大人口多,服务多限于周边1公里,还不能满足更多老年人需求;尽力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陪伴和心理安慰需求矛盾突出,相应功能有待升级;还有,社区一直在推进智能管理功能,但对独居老年人、失能老年人的突发状况,还需要优质养老机构来适配。

  此外,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及先进地区经验,张慧认为,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大家更多聚焦在装电梯、小区环境美化等方面,其实还有不少“适老化”改造可以进行,比如安装入户防滑垫、扶手、助浴设施,在小区内设置养老服务驿站。

  

  机构养老:晨练下象棋等欢乐多

  早上9点左右,冬日的昆明晴空万里。双凤东路,都市新家老年公寓大院,200多位老年人在工作人员统一口令指引下晨练,扭腰踢腿、做手指操。这家机构目前收有252位老年人,年纪最大的110岁。除了在大院晨练,还有老年人在打麻将、下象棋。一位奶奶告诉记者:“原来在家独居,白天非常孤单。在这里,大家作息时间统一,还能和处得来的朋友聊天。”她说,住进来后,老年人们有很多共同话题,子女也随时会来探视。

  昆明杏德·七彩夕阳长者之家是集医护、康养为一体的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大多才二十出头。87岁的赵奶奶说:“这些娃娃太负责了,态度好、耐性好,一点都不像那些毛手毛脚的小年轻。”她说,有一天,一间病房的4个老年人齐刷刷地哭起来,把工作人员吓了一跳,一打听才知道,分管老年人们的护士请假3天,老年人们知道后非常舍不得,忍不住哭起来。

  位于昆明市西山区海口街道的陶然养老院10月8日正式开业,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开业前就有近百个家庭来参观咨询。其一大特点是拥有菜地和果园,老年人们能吃到非常新鲜的蔬菜瓜果,能和家人体验悠闲的田园生活。

  行业纵深:养老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以前提到养老院,很多人可能认为,只有无儿无女或者儿女不孝的老年人才会去住养老院。其实不然,养老院开始关注老年人更需要的精神关怀,一些老年人在养老院比在家里过得开心。记者也欣喜地看到,在昆明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执着地将养老事业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规划。

  此外,近年来政府对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越来越重视,社会养老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如关上中心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尝试搭建的线上居家养老平台,每月给困难老年人提供100元的上门服务券,根据情况为老年人们开展有偿、无偿、低偿的上门服务,尽力打造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圈。

  数读:昆明养老床位数,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昆明市民政局网站今年6月30日公布的数据,全市共有养老机构115个,床位21615张。放眼全国,这处于什么水平?

  2019年末全国人口140005万,昆明市常住人口695万。

  今年7月29日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介绍,目前,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4.23万个,床位429.1万张,入住养老机构已经成为重要的养老方式。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计算出每百万人口中,全国平均有30.2个养老机构、3064.9张床位;昆明平均有16.5个养老机构,3110.1张床位。可以看出,昆明养老机构数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床位数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其中,昆明主城5区(盘龙、五华、官渡、西山、呈贡)常住人口383.27万,有机构61家、床位9745张,均占全市资源五成左右。

  声音: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 共0人参与
最新评论
养老资讯
最新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