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社区养老的“大城样本”——北京养老驿站“光环”有多耀眼,经营就有多“心酸”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2018年5月,3位留洋归来的清华高材生在位于寸土寸金的北京西城区创建了双旗杆养老驿站。他们从英美等国的社区养老模式中汲取经验,将老龄人饮食和医疗养生作为驿站的主打特色,推出针对不同老年人的定制服务。上下两层的驿站当中,每天来吃饭、活动的老年人不下70人。

  然而,这样的“盛况”并未持续太久。在一年之后的2019年4月,这个被视为社区养老“标杆”的养老驿站悄然关门了。这个消息一出来,便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报道和讨论。这种“黯淡地收场”,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来看,或多或少都有其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是由社区养老这种服务模式的先天因素决定的。

  

  -01-、养老驿站的兴起,有其特定且绕不开的时代背景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纵深发展,北京市于2016年创新性地推出了“三边四级”养老服务体系,通过建设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进一步完善北京市养老服务体系,最终解决老龄人居家养老的后顾之忧。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是北京市政府着力解决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保障,也是夯实北京市构建首善之区与和谐宜居之都的坚实基础。

  2016年5月,北京基本完成了养老床位指标建设任务,按照《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15—2020年)》的整体规划,政策风口开始转向“社区居家养老”。

  同年5月14日,北京市老龄委发布了《关于开展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明确提出:“从2016年开始,在本市社区层面展开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同时,北京市民政局印发了《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设施设计和服务标准(试行)》(京民福发〔2016〕392号)。这两个文件从整体上对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功能定位、建设基础、运营主体、建设规模、建设标准、服务范围及发展目标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说明与规定,这两个文件,奠定了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与运营的基础。

  自2016年始,2017年、2018年、2019年,北京连续4年超额完成当年养老驿站建设指标。这一时期,政府通过政策引导有力地调动了各种社会资源,快速完成驿站建设指标,我们称之为增量积累时期。

  

  2018年5月,为鼓励养老驿站实现“自身造血”和“市场化生存能力”,以及“逐步减少对政府购买服务和财政补贴的依赖”,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老龄委就联合北京市发改委、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发文《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运营扶持办法》,其中明确规定了4项补贴政策:服务流量补贴、托养流量补贴、连锁运营补贴和运维支持,再加上政府对购买服务、驿站租金和驿站建设补贴的持续支持,补贴达到了空前力度。

  这项政策是一个转折点,通过补贴力度的加大和补贴方式的调整,培养养老驿站的市场化生存能力。北京市的养老驿站进入了“存量优化时期”。

  

  -02-、养老驿站在探索中养成了别具一格的“发展特质”

  第一,从运营主体来看

  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运营主体必须是具有独立法人或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化为老服务企业或社会组织,其主要功能是为社区居家老龄人提供基本服务,是社区为老服务资源的整合者和为老服务供需平台的搭建者。

  第二,从服务对象来看

  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服务对象是身边有需求的老龄人,这与国际上提倡的“在地化”养老理念相一致,即尽可能满足老龄人在熟悉环境中养老的需求,减少老龄人因离开熟悉环境而对环境适应不良,进而引发新的身心健康问题和社会问题。

  第三,从服务内容来看

  2016年以来,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为老龄人提供日间照料、呼叫服务、助餐服务、健康指导、文化娱乐和心理慰藉等6项基本公共服务。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设施条件和周边资源供给情况,上门为居家老龄人提供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规范化、个性化定制服务,拓展开展康复护理、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等延伸性功能,提供慈善组织、社工、社区志愿者和低龄健康老龄人到社区志愿服务、老龄人互助等13大类、30多项服务,构成了日托、全托、照料、护理全梯度服务,基本上能够满足老龄人的一般需求和特殊需求。养老驿站在服务功能上打通了居家、社区、机构3个板块,通过“小规模、多功能、专业化”,整合服务资源,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服务。

  第四,从运营模式来看

  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运营方式主要有连锁运营、单体运营、联盟运营和PPP运营等4种方式。

  一是连锁运营。具有法人资质、实力雄厚的品牌社会组织或企业,对区级行政区域内多家驿站实行连锁式运营,推动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连锁化、品牌化。提倡街道(乡镇)养老照料中心承接服务区域内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建设运营。

  二是单体运营。独立的社会组织、企业利用设施开展单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运营。

  三是联盟运营。多家社会组织、企业或个体工商户通过加盟协议方式共同运营一家驿站,主体服务区由具有法人资质的社会组织或企业运营,并代表驿站承担对其他加盟服务点的指导和牵头协作,实现分工合作。

  四是PPP运营。政府提供土地,交由社会组织或企业新建驿站;约定运营周期后,无偿移交给政府。

  第五,从服务特点来看

  从养老驿站运营情况可以看出以下几个消费特点。

  一是助餐是老年人消费最多的服务项目。从目前养老驿站提供的助餐、助洁、助浴、助行、代办、咨询等多种收费类服务的流量来看,更多的老龄人倾向于选择助餐等低消费服务,助餐是养老驿站普遍提供的消费服务。老年人的需求仍没有被完全激发,消费能力不足。

  二是托养和日间照料服务供给城市高于农村。城六区养老驿站中开展托养及日间照料服务的为59%,远郊城区为26%。城六区中的4个城市功能拓展区以提供短期托养服务为主,首都核心区主要提供日间照料服务。日间照料服务更符合东西城区老年人白天由养老驿站照看,晚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 共0人参与
最新评论
养老资讯
最新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