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建设高品质民生”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介绍全市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淄博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刚介绍,养老事业是基本民生、底线民生,事关全市109万老年人的福祉。淄博市委、市政府将其纳入共同富裕品质民生建设重要内容,系统谋划养老服务发展三年攻坚行动。全市民政系统坚持“普惠、均衡、充分、优质”的原则,不断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特别是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更是品质养老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全市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约1万人,99%以上的老年人选择了居家和社区养老。
聚焦特殊困难群体照护需求,建成家庭养老床位3004张
淄博市成功获批国家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城市以来,先后出台了《淄博市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实施方案》以及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的《设施设备建议清单》和《基本服务指导清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经济困难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并依托服务组织提供居家照护服务。经科学测算,为动态满足经济困难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需求,我们研究确定在全市建设家庭养老床位7000张以上,建设进度为2022年3000张、2023年2000张、2024年2000张。截至目前,已经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建成家庭养老床位3004张,并提供居家上门照护3万人次以上。
专业服务机构承接。全市各区县确定服务承接机构共计19家,均为在民政部门备案并正常年审的星级以上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或者具备长护险定点护理机构资质的服务组织,具备专业服务团队、运营管理能力和智慧养老管理服务能力,实现了家庭养老床位的24小时动态管理和远程监控。
建设家庭养老床位。服务机构按照《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设施设备建议清单》及老年人需求,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经常活动的居家场所,进行适老化改造(如地面防滑及高差处理、助行助浴助厕设备配备等)和信息化改造(如安装使用紧急呼叫、视频监控、活动监测等设备),建设家庭养老床位。
提供居家上门服务。服务机构根据老年人能力评估情况和《家庭养老床位基本服务指导清单》,确定具体签约服务项目,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行、助浴、助医、康复、巡访关爱等服务,将专业照护服务延伸至老年人家中。
辐射带动社会老年人家庭养老床位建设。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服务机构按照不低于政府购买服务床位建设数10%的比例为有需求的社会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自费),并签约提供居家照护服务,在全市探索家庭养老床位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目前已建成社会老年人家庭养老床位307张。
聚焦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建成长者食堂571处
2021年以来,淄博市出台扶持政策,按照“城区扩面、农村建网,示范引路、加速铺开”的思路,加快长者食堂建设。今年以来,全市新增长者食堂324处,提前超额完成年度新增长者食堂300处任务,累计建成长者食堂571处、中央厨房6处。其中,桓台县在今年6月底累计建成长者食堂304处,实现了助餐服务县域统筹;沂源县将长者食堂整合纳入“沂源红”民生服务综合体建设统筹推进,9月底前将建成民生综合体300处以上;张店区投资3500万元建设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的标准化“中央厨房”,积极发展长者食堂“中央厨房+统一配送+多点服务”模式。
在持续推进长者食堂提质扩面的基础上,把长者食堂作为弘扬孝老敬老爱老传统的阵地平台,一方面,积极引导、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参与到长者食堂建设中来,拓宽助餐服务供给渠道,形成了共建共享的长者助餐服务发展格局。另一方面,鼓励引导慈善组织、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捐赠支持长者助餐服务。去年以来,全市共接收面向长者食堂的各类捐款捐物价值1500余万元,通过长者助餐服务这一小切口,实现了养老敬老大辐射,营造出了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另外,我们积极推进长者食堂功能拓展和规范化、可持续运营,努力打造成老年人的社区“幸福驿站”,受到了老年人及家属的广泛欢迎和好评。
聚焦系统化集成,打造机构和社区居家两个服务场景
以优化养老服务资源供给为根本,科学规划、整体提升全市养老服务供给能力,聚焦机构养老、居家养老两大版块,打造两个标准化服务场景,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协调发展。今年以来,全市新开工养老类项目259个,新增养老机构6家、机构养老床位794张。
打造“六化”机构养老服务场景。全面推进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运营管理,在养老机构推行标准化、安全化、优质化、家居化、亲情化、智慧化的“六化”服务,机构养老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同时,实施养老机构培优扩容工程,增加护理型床位占比、医办养机构数量,从高、中、低三个维度,全面满足老年群体的个性化机构服务需求。特别是在中心城区,吸引社会投资13亿元,新开工建设5万平方米以上的养老项目3处,全力打造集餐饮、居住、娱乐、购物、康疗、医养于一体的大型高端医养综合体,计划新增养老床位1400余张,预计2024年全部投入使用,全面发展中心城区养老服务新高地。
打造“1+N”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场景。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全面构建“1+N”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即依托各类社区(村)养老服务设施,链接、整合服务资源,按需精准供给N项养老服务。其中,张店区探索出了“以场地换服务”的社区养老服务迭代升级新路子,坚持建设标准化、服务智慧化、运营社会化,引进南京悦华、上海盈安、威海盛泉等知名养老服务企业,将全区39处5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部委托其建设改造运营,目前百合花园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已建成投用。沂源县立足山区农村实际,探索发展“以地养老”新模式,整合农村宅基地整理、承包地流转、长者食堂建设等多项政策资源,建设集长者食堂、公共浴室、卫生室、小超市等于一体的民生综合体,打造“离家不离村”的农村养老新样板,走出了山区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的新路子。目前,已经完成145处民生综合体的主体建设,9月份全部300处将建成投用。
记者:近年来,长者食堂成为各级关注、市民热议的一个话题。随着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城乡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不断扩大。据我所知,我市连续两年将长者食堂建设列入民生实事项目重点推进,刚刚介绍了目前的发展情况,请问,关于长者食堂建设,今年还有什么打算?
淄博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董玉磊:
淄博市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市60岁及以上人口为109万,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3.24%,远高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全市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约1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0.91%,99%以上的老年人选择居家社区养老,占绝大多数。聚焦居家社区老年人的助餐服务需求,2021年以来,我市连续两年将长者食堂列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已建成长者食堂571家,其中,桓台县在今年6月底建成长者食堂304处、实现了助餐服务县域统筹。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快推进长者食堂的提质扩面。一方面,积极推广桓台县县域统筹老年人助餐服务、沂源县整建制推进“沂源红”民生综合体建设等典型做法,合理布局长者食堂和助餐点,逐步扩大助餐服务的覆盖范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