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发展趋势及需求分析
1 项目背景
(1)我国已进入到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不断加大
联合国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作为判断一个国家是否进入老龄社会的标准,我国在90年代末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2007年底全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1.53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1.6%。
老年人口基数大
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
高龄化趋势明显
(2)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面临的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规模的快速膨胀,养老问题是事关公平与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
如不立即着手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会给政府带来沉重的负担,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历史欠帐较多
“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家庭养老负担加重
目前养老方式与实际需求不匹配
(3) 我国政府已开始高度重视养老问题,养老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全国老龄委联合民政部等国家十部委发文——《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工作的意见》,提出推进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
第二坚持依托社区;
第三坚持因地制宜;
第四坚持社会化方向。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透露2009年一系列关系民生的重要政策措施。从2008年元旦起,继续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幅度要明显高于前3年每人每月80元的平均水平。
2 养老产业发展趋势
(1)养老设施产业化
长期以来,我国的养老产业一直是民政机构社会福利的一部分,近年来虽逐步走向了社会化,但仍然是以非营利社会福利为主体。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快,养老产业逐渐成为民间投资关注的新领域。
因此,如何借鉴国外先进的产业发展模式,找出一 条多元化发展的新途径,是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养老产业发能够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
打破传统的单一养老模式,实行居家养老管理系统为主,社会机构养老为辅的复合型养老模式。
(2)养老设施功能全龄复合化
我国传统的养老设施功能单一,仅能满足老年人生活的基本需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老年人对养老设施的要求也日渐提高,因此,养老设施的功能也必然向着养老、医疗、康体、休闲娱乐等复合功能方向发展。
为老年人提供健康,舒适的社区大环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医。
而配套服务设施的大量出现,也使社区发展呈现全龄化趋向。
(3)养老院与养老社区一体化
将社会福利养老设施与全龄化老年住宅社区相结合,实现养老医疗和娱乐设施的资源共享,一方面可保障养老社区公共医疗和文化娱乐的需求,
另一方面也可维持养老公共设施的高水平运营。
从上述列举的典型问题来看,构建一个安全,便捷,和谐的社区环境是需要规划方,管理方共同管理和防范。
也即我们常说的人防,物防和技防。除了管理层面,意识层面的加强,作为安防领域应用的企业,我们重点在技防这个层面深入挖掘,针对社区环境,从人员及车辆这两个应用方向入手,从其安全,便捷的角度出发,通过技术手段,设计规划一套适用的远距离一卡通系统。
3 需求分析
根据上述内容,分析如下:
人员方面应用
实现社区的封闭化管理,在社区的各个出入口安装门禁设备,在此进行可信与非可信人员的识别判断及处置;
通过发放门禁卡,实现可信人群和非可信人群的区分,有卡放行,无卡确认;
鉴于社区存在多个需要识别认证的场景,如单元门,电梯,通道等,需要实现一卡通行;
人员门禁卡权限可以进行配置。
车辆方面应用
通过发放车禁卡,实现可信车辆的识别认证,有卡放行,无卡确认;
车辆门禁卡权限可以进行配置;
针对非机动车,同时考虑进出识别及安全防范两方面需求,配备车卡,并和车主人员卡绑定。
第三部分系统方案
1 方案优势
技术优势
RFID技术方案是由有源RFID标签(Tag)及阅读器(Reader)组成的,其中标签周期性的向外发送该标签的ID信息,在阅读器接收的范围内接收到该信息后即可将该ID信息传送给后台,从而实现对标签信息的识别。
技术的高稳定性
RFID系统由系统软件、中心站设备、数据传输设备、数据通讯接口,读卡器、标签等多个产品组成,其中数据传输设备、数据通讯接口、读卡分站均属于免维护产品,性能稳定性极高,首先保证了主要设备的可靠。
即使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除了人为损坏以外,也能保证产品的高可靠性,能够保证内部资料的发射、传递的绝对正确。
设备的抗干扰性
采用有源标签能最大程度的降低自然环境等外界因素对无线信号的干扰,而采用无源RFID由于外界自然环境变化,或者标签的表面被灰尘覆盖,会极大地影响读卡的可靠性。
无线防冲突技术的设计,防止了资料的丢失
在一般的监测系统中,最难处理的情况是同一时刻,出现多个监测目标聚集的情况,标签在同一时刻发射出无线电波给读卡分站,这就会在瞬间造成信息冲突,如处理不好,造成信息丢失,影响监测精度,而本公司RFID技术经射频高速模块的处理,能将聚集目标一个不漏的监测出来,本公司RFID系统采用了无线防冲突技术,时域防冲突技术,将冲突信息按序处理,确保了每个信息的完整收集、处理。
设计优势
自动感应,距离可控
自动感应,是指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