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寿小丽: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非常高兴邀请到民政部副部长高晓兵女士,请她为大家介绍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出席今天政策例行吹风会的还有: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司长俞建良先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负责人杨宏毅先生,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负责人陈洪俊先生。

  下面,首先请高晓兵女士作介绍。

  民政部副部长高晓兵:各位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国务院例行政策吹风会,在2021即将到来的时刻,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见面。首先,我谨代表民政部,向一直关心支持我国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媒体界各位朋友表示衷心感谢,提前祝大家元旦快乐!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是我国养老服务领域第一份以监管为主题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文件,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关于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重要讲话要求的最新制度性成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对养老服务发展和安全规律认识的最新实践经验总结,在我国养老服务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和基础性地位。

  《意见》以更好保障老龄人合法权益,让老龄人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出发点。针对现在我国在养老服务领域的问题,围绕着“监管什么、谁来监管、怎么监管”这三个核心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现在我就围绕这三个问题作一些具体的展开。

  “管什么”就是要明确监管重点。《意见》从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加强从业人员监管、加强涉及资金监管、加强运营秩序监管、加强突发事件应对五个方面,打破条块分割,实现对养老服务机构全流程、全链条、全方位监管,用制度管人、管事、管资金、管设施,牢牢守住质量和安全底线。

  “谁来管”就是要落实监管责任。《意见》从强化政府主导责任、压实机构主体责任、发挥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作用三个方面,构建了政府主导、机构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大监管格局,明确各方职责任务,特别是明确了直接涉及的16个部门职责分工,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负。

  “怎么管”就是要创新监管方式。《意见》从加强政府部门协同监管、加强信用监管、加强信息共享、发挥标准规范引领作用四个方面,提出了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规范监管行为、提高监管效能的具体措施,建立健全行业监管、综合监管的协调配合机制,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者“利剑高悬”。

  为保障监管制度落地生根、发挥作用,《意见》还从加强组织领导、提升执法水平、加大宣传力度三个方面,提出了贯彻落实要求。下一步,民政部作为牵头部门,将充分发挥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作用,与有关部门一道,共同推进文件落实,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更好实现“老有所养”目标做出新的贡献。我就先介绍这些,谢谢!

  寿小丽:谢谢高晓兵副部长的介绍,下面进入答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作为养老服务领域第一个全国性综合指导意见,这个《意见》在哪些方面有重点的创新?谢谢。

  高晓兵: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很愿意回答这个问题。大家知道,监管过去是以许可为中心进行监管的。“放管服”以后,取消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这时候就要求我们以事中事后监管为重点,《意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一系列创新。

  首先是理念创新。监管不是为了监管而监管,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高质量发展来监管。所有的监管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以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意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养老院质量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形成了养老服务综合监管的基本思路、指导思想和重要措施。

  第二是体系创新。《意见》进一步弥补了养老服务体系的监管短板和不足。近年来,中央和各地各部门相继出台了不少鼓励养老服务的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取得了明显成效。《意见》的出台强化了养老服务的监管,完善了一手抓扶持发展、一手抓监督管理,两手并重,相互促进。丰富了养老服务体系的内涵,健全了养老服务在制度体系上的“四梁八柱”。

  第三是模式创新。形成了事中事后监管为核心的养老服务新型监管模式,为深化养老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我国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取消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我们改变了从原来围绕“许可”进行监管的模式,而是针对取消许可后的新情况,强化宽进、鼓励参与的同时,突出了过程监管、结果监管,完善了事中事后的配套监管制度,确保了养老服务行业放得开、管得住。

  第四是机制创新。搭建了养老服务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协同机制。养老服务的对象是老龄人,是人与人、面对面的直接服务。监管的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不是靠一个部门单打独斗就能够完成的。《意见》在明确部门职责分工的基础上,强调行业管理部门和综合管理部门的协同协作,打破了过去的条块分割,形成了相互配合的综合监管机制。

  第五是措施创新。《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具体的监管举措,也借鉴了很多领域有效的监管做法,总结了四年多来提升养老院服务质量实践中的创新经验,提出了一些新的监管举措,比如在养老机构的公共场所,例如出入口、接待大厅、楼道、食堂、活动区域等要求安装视频监控;对养老服务机构存在安全隐患的,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突发的、影响到安全和质量的事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包括责令养老服务机构暂停服务、停业整顿,或者采取紧急措施处置,并通知相关部门到场处理;加强信用监管;推行“互联网+监管”等一系列新措施。

  先介绍这些,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刚才说到监管的重点,在养老服务有几个领域大家比较关注,比如养老服务的标准化、食品安全监管、价格监管,请问这方面现在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哪些工作安排?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负责人陈洪俊:谢谢你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养老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意见》的发布对于加快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养老服务统一市场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养老产业发展,立足总局职能,围绕标准化、食品安全监管、价格监管,主要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新型标准体系,一方面,已发布12项养老服务国家标准,主要涉及养老机构等级划分、社区日间照料、老年旅游等,为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特别是去年底,发布首个养老服务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明确了养老机构服务的安全红线。另一方面,面向养老服务领域开展企业标准“领跑者”活动,鼓励制定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标准。截至目前,共有85家养老服务机构在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公开了所执行的851项标准。

  二是配合民政部加强养老机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建设,督促指导地方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加大养老机构食堂等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推动养老机构食堂等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食品加工制作行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三是扎实开展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加强“保健”市场监管,依法维护老龄人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共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4976件,罚没金额3.47亿元。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认真落实养老服务综合监管职能,按照分工切实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持续加强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健全养老机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探索实施养老机构食堂“明厨亮灶”,逐步实现养老机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另一方面,重点加强电梯、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养老机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同时对于民政部门通报的安全隐患,加强协调配合,督促养老服务机构采取措施,保障特种设备运行安全。

  二是在居家上门服务、社区养老设施等领域出台一批急需国家标准,开展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专项行动,狠抓标准实施应用,同时加强国际养老标准跟踪研究和国际交流合作,推动中国标准与国际先进标准相互兼容。

  三是积极配合民政部推进养老服务领域信用监管,巩固和拓展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范围,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养老服务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

  四是密切关注养老领域投诉举报,及时查处养老服务机构不执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不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 共0人参与
最新评论
养老资讯
最新动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