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倡“只生一个小孩好、政府来养老”,政策环境下,有数亿家庭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只生一个小孩,且大部分家庭领取了独生子女证;于是改变了中国家庭结构模式,产生了“四二一”倒立式“头重脚轻”的中国独特家庭结构。这种家庭结构看似稳定、坚固,两对夫妻供养2个小孩,两个小孩成家后只生一个小孩,形成了6个大人供养一个孙辈的抚育模式,使小孩变得十分金贵,生活上丰衣足食,养尊处优,生活上很少经历艰难困苦,这一庞大的独生子女群体可谓幸福无边,很多人当时甚至还为中国出现这样的家庭叫好。
据国家权威机构统计数据,中国80后、90后两个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达1.8亿人,也就是中国独生子女家庭高达近2亿户。
然而,风水轮流转,当八零后、九零后独生子女们的父母已经老去或接近退休年龄,过去那些多子女家庭经历的缺衣少吃的苦难现在面对自己的父母逐渐老去的时候,养老的压力就可能有兄弟姐妹共同分担,他们的养老负担小多了,压力也小多了;而那些独生子女们的父母逐渐老去的时候,曾享受“小皇帝”般高级待遇的独生子女们却缺乏兄弟姐妹,养老的重担只能独自由自己硬杠,没有作何人与他们共同分担,甚至也没有一个人给他们一点思想的沟通与减压,很是无奈。
因为现在给予他们的养老压力是巨大的,甚至是独生子女们无法承受的,也可以说仅靠独生子女们的能力是很难杠得起养老重任的。因为不仅独生子女们的父母亲、岳父岳母需要赡养,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仍健在的也需要赡养。这对独生子女们来说,是悲催的,也是可怜的。
就目前而言,养老成了中国未来20年至30年的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或包袱,尤其是50年代、60年代、70年代之前这20多年中国出生的人高达5亿人至6亿人,现在都已进入或即将进入退休养老阶段。据国家统计局元月份刚刚公布的数据,2018年中国男性人口71351万人,女性人口68187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4(以女性为100)。从年龄构成看,16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972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3%;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和地区进入老龄化的标准。以此来看,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有关专家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养老问题将更加严重和突出。
而目前的通货膨胀率和物价水平,养老支出将成为未来中国支出的大头,除了养老护理人员、养老基础设施短缺之外,养老经费仅靠家庭保障也将会是一个巨大的缺口。据国内一机构对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养老的费用分日常生活、健康养生、疾病管理和娱乐社交四个维度进行统计,在不考虑通胀的情况下,从60岁退休后到80岁一共需要准备的养老资金为102万元至126万元。也就是说,即使忽略通胀,仍需要准备百万元以备养老;如考虑通胀,按照每年3%的通胀率测算,当前40岁时5.1万元的年支出,60岁时已达9.2万元,80岁时将达16.6万元,从而得出退休后20年的总支出为248万元;同理,当前6.3万元的年支出对应的总支出为306万元。
那么,对于200多万元的总支出,养老金足以覆盖吗?根据退休后养老金计算规则,当前月薪8000元,在假设年薪5%增长率的情况下,25岁开始缴纳社保,60岁退休后每月可领取的养老金约为8500元,可算得退休后至80岁一共可领204万,这与此前加上通胀因素估算的养老总支出最低值248万仍存在44万元的缺口,而以高值计算的306万的缺口则达102万元。
而事实上这种缺口可能将会更大,因为现在机关企事业单位除了一些中高管或一定级别的干部退休之后,月收入能达到8000元以上,绝大部分达不到月薪8000元水平。我单位近几年退休的干部就比较纠结,一般科员到主任科员待遇在3500元至4000元之间,只有处级以上退休干部才达到5000元以上的水平。我们在一起经常开玩笑说,这样的退休工资即便身体没有作何疾病,退休之后在城里的老龄公寓都住不起,只能住农村的敬老院,因为在我们这里的三、四线城市老年公寓每月的生活费、护理费用及其他开销需要5000元至6000元,靠这样的退休金是远远不够的。而农村敬老院每个月的开销在3000元左右,这样的退休收入只能住农村敬老院了(但又不符合入住条件)。每每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每个人的心里都是拔凉、拔凉的。
我已是一个只有五年上班就要退休的老人了,我觉得现在的独生子女们面对养老消费越来越大的现实背景下,根本无力承担起养老重任,即便经济上没有问题,精力上也会不济,陷入深深的养老泥潭之中,难以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