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为更好的推动我国老年教育服务体系的建设,2019年1月13日,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主办的“中国老年教育论坛暨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教育分会成立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刘维林、秘书长翟静娴、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柯杨、中国国际经济咨询有限公司博士后站执行站长车耳、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学习型社会研究院院长张伟远、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景军、台湾新竹市观日乐活协会秘书长徐秀燕、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大时代教育董事长高澍苹、龙湖集团养老事业部首席顾问赵良羚、北科数智(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劲松等领导和嘉宾以及媒体、养老从业者等一百余人出席了此次论坛。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教育分会成立
会上,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秘书长翟静娴宣读了成立老年教育分会的批复,并宣读了主任委员和总干事的任职批复:任命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柯杨为老年教育分会主任委员,北科数智(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劲松为总干事,景军、高澍苹、赵良羚、张杰庭、车耳、刘林等六人为副主任委员,张军、堵文静为副总干事。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刘维林在致辞中表示:“党的十九大做出部署,要积极面对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老年人不仅不是社会负担和包袱,而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和积极力量。老人的社会参与和个人的身心健康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参与越活跃,身心健康越好。我国目前虽然处于老龄化快速发展期,但老年人群结构仍处于低龄期,老年人老有作为的空间更为广阔。因此,应当积极看待老年人,尽大力消除年龄歧视,引导全社会增强接纳、尊重、帮助老年人的意识,形成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
他表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养老服务也将与时俱进,向享受型、发展性、参与型转型升级,老年文化教育,老年社会参与、老年潜能开发等高层次、个性化服务将成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新特征、新方向。特别是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养老服务供给从将主要重物质向主要重精神文化转变,老年人养老,将由生活必须型向享受型、发展型、参与型转变。
5场专题学术报告不同视点解读老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