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关系到每个家庭,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逐步加重、少子高龄化和家庭小型化的发展,家庭提供养老服务的能力将显著下降。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科研和事业发展部部长胡冶带来建议,运用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推进居家“智慧养老”建设,让老龄人安享幸福晚年。
“人口老龄化日趋严峻,伴随着我国家庭结构小型化、少子化的趋势,老龄人及其家庭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需求不断上涨。”胡冶认为,单靠政府来承担养老是不现实的,当前需要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产业建设,推动建立满足多样化公共服务需求的多层次养老规范市场,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参与构建老年服务产业链。
胡冶说,在养老服务质量上,要加强顶层设计,运用标准化和系统化思维,谋求养老事业体系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和发展,使得养老产业可分级、分类、分等,可考核、可量化、可评价,推动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建立养老服务信息化标准化,健全监督评估机制。在居家养老方面,要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要推进“智慧养老”建设,鼓励发达地区先行先试,实现养老智慧化、智能化,更好地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