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50年,我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数量将从现在的1200万增加到1.14亿以上,而家庭人口规模却在不断缩减,1990年户均人口缩减到3.96人,2012年仅为3.02人。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问题成为全社会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之一。2014年,吉林省民政厅开展了居家养老“定制化”服务试点工作。9月5日,长春市二道区荣光街道办事处岭东社区作为首个试点社区,正式向辖区内老人提供服务,目前,“幸福里助老之家”已经形成集送餐、家政、医疗、保健等居家养老服务为一体的“没有围墙的‘敬老院’”。
广州拟出台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办法。今天下午发布的《广州市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管理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退管规定》)透露,广州拟将为新增特殊退休人员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经费由市、区财政分担。
最近一段时间,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的罗小辉天天忙着走家串户。“我最近的工作就是去老人家里统计信息,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和过敏史、病史、常服药物等,以便我们有针对性地为老人提供服务。”罗小辉说。
裕华区共有748名“三无”老人、低保老人、社会孤老、重度失能老人和9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为确保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顺利实施,根据石家庄市实施方案,该区迅速组织力量对全区89个村(居)进行摸底排查,对符合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条件的老人,进行分类编码,并把所有老人信息录入系统,在全市率先完成了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这项政策得以尽快实施。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为满足农村“五保”、城市“三无”人员的需求,抓好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同时,不断拓展延伸为老服务平台。
来到河头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只见卧室里摆放着整齐的床铺,还有空调和电视,老人们在这里还可以娱乐健身……昨天,记者了解到,从今年7月份开始,胶州中云街道在辖区范围内将建设12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目前三所老年人照料中心已经建成。据悉,今年年底前,胶州建成50处日间照料中心和居家养老所,实现居家养老全覆盖。
从广州石镇政府获悉,该镇日前正式实现20个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全覆盖,惠及全镇775名独居老人。据悉,居家养老服务站主要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专业服务,目前该镇居家养老服务站已覆盖20个村
到2020年,养老服务设施将覆盖所有乡镇、街办、城市社区和70%以上的村。日前,铜川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未来几年全市将形成居家、社区、机构三种养老方式为主体的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10月12日记者12日从四川省民政厅了解到,《四川省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办法》已正式披露,该《办法》规定由政府“兜底”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同时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经费标准,以提供服务覆盖的对象人数计算,平均每人每年不低于300元。
近一段时间,频频在消费信托领域有创新举动的中信信托,又有最新举措,继嘉丽泽首款消费信托产品推出之后,中信信托联手四川省内最大的养老机构——成都晚霞,共同打造居家养老消费金融全新理念。10月初,中信信托及旗下中颐信(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称“中颐信”)联合成都晚霞社会养老中心(以下称“成都晚霞”),在成都市金堂县和金牛区的成都晚霞社会养老服务中心,举办了“2014飞火流霞迎盛世,情满九九贺重阳”活动,向老人们送上节日的祝福与问候。本次活动得到了金堂县民政局、老龄办、计生局、及金牛区民政局、老龄办等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近千余名老人参加。
为解决居家老人的生活困境,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今年以来,吴中区甪直镇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新建了一批老年人关爱之家、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和居家福养老服务站。
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建设居家养老信息平台,这是我市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新举措。从7月中旬开始,由市民政局委托昆山乐惠居养老服务中心为政府援助补助对象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开始在柏庐街道启动试点。签约的养老服务社会组织派出爱心服务员,走进五保、残疾、高龄等老人的家里,为签约老人提供个性化免费上门生活照料服务,将居家养老服务管理的主动性和服务质量的可控性融为一体,为老年人打造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随着人们需求的增加,养老服务模式也是越来越多。“居家养老”作为养老的一种方式,这些年已经被不少老年人接受。以前,“居家养老”服务是老人待在家里等着服务送上门,服务相对种类少、选择少。日前,本市首家居家养老服务网点在虹口区提篮桥社区开张,在实体店里老人们可凭卡按需点单,享受到五大类共27项特色服务。目前,共有93名提篮桥社区的老人成为“尝鲜者”。
贯彻国家公办养老机构是谁改革政策,激发养老机构活力,促进养老健康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门头沟区居家养老院试点工作初见成效。